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了若指掌

了若指掌

论语.八佾》:“子曰:‘……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因以“了若指掌”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宋史.道学传序》:“〔周敦颐〕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王文简《倚声集序》……仅二百数十言,而词家源流派别,了若指掌。”


见“了如指掌”。张平《抉择》:“现在中阳纺织集团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大都是他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对他们其中的每一个人都~、知疼着热,甚至对他们的性情和脾气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词语了若指掌】  成语:了若指掌汉语词典:了若指掌

猜你喜欢

  • 煎凤觜

    源见“续弦胶”。谓制续弦胶。觜,“嘴”的古字。喻延续已经中断的事物。宋杨万里《送子上递赴郴州》诗:“韩 秦妙语久绝弦,谁煎凤觜续此篇?”

  • 断发文身

    《左传.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赢以为饰,岂礼也哉?……”子贡对吴国太宰伯嚭说:“周太伯穿朝服、戴朝帽实现周礼,仲雍继承太伯作君主,他剪断头发、又在身上刺花纹,赤裸着身体作

  • 三步回车

    同“车过腹痛”。清赵翼《经史翼宸故宅》诗:“三步回车仍腹痛,最难忘是旧承恩。”

  • 犬马报

    同“犬马之报”。元施惠《幽闺记.文武同盟》:“犬马报,怎敢忘半米儿星分。”

  • 胶柱调瑟

    同“胶柱鼓瑟”。唐刘知幾《史通.断限》:“举一反三,岂其若是;胶柱调瑟,不亦谬欤?”见“胶柱鼓瑟”。《艺文类聚》引晋·鲁褒《钱神论》:“而子尚质,而子守实。无异于遗剑刻舡,~。”【词语胶柱调瑟】  成

  • 何可胜数

    见“不可胜数”。

  • 拄笏对西山

    同“拄笏看山”。清王士禄《木兰花慢》词:“厌他拄笏对西山,兀兀一驼鞍。”

  • 白衣来

    同“白衣送酒”。唐李峤《菊》诗:“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 孝伯痛饮

    《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东晋时,王恭(字孝伯)历官中书令、前将军,曾说作名士只要能痛饮酒加上熟读《离骚》即可。后因用为启迪

  • 察见渊中鱼不祥

    比喻君主不应当尽见臣下的隐私。《史记.吴王濞列传》:“且夫察见渊中鱼不祥。”司马贞《索隐》:“此语见《韩子》及《文子》。韦昭曰:‘知臣下阴私,使忧患生变为不祥,故当赦宥使自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