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麒麟阁”。元乔吉《折桂令.张谦斋左辖席上索赋》曲:“多少英雄,不到麒麟。”【词语麒麟】 汉语大词典:麒麟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卷二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原是形容永州小石潭周围景致幽深,
蚍蜉:大蚂蚁。撼:摇动。 蚍蜉想摇动大树,可笑它不自量力。语出唐.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后汉书.陈蕃传》附朱震:“震字伯厚,初为州从事,奏济阴太守单匡赃罪,并连匡兄中常侍车骑将军超。桓帝收匡下廷尉,以谴超,超诣狱谢罪。三府谚曰:‘车如鸡栖(鸡笼)马如狗,疾恶如风朱伯厚。’”东汉朱震性情
源见“田父之获”。喻指争强斗狠较量的双方。宋李曾伯《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帅韵》词:“京 索 成皋此际,东郭韩卢俱困,故老正争看。”
同“纷争蜗角”。清冯煦《百字令.题黄豪伯印度辨方图》词:“闻道卫藏传烽,纷争蛮 触,谁展筹边策?”
源见“致书邮”。谓被沉在水中的书信。清李渔《怜香伴.缄愁》:“教他把云笺交付纤纤手,早取回音慰病眸,切莫做那有意沉浮的水上邮。”
《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后因以“踣鹿”比喻得到别人帮助或援助他人。清林则徐《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而且用诸国以并拒?夷,则有如踣鹿;若因?夷而并绝
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仆役众多,权势很盛。元代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堂上一呼,阶下百诺。”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哭主》:“罗公独坐当中,一呼百诺,掌着生杀之权。”并列 诺,答应。一人呼喊,百人应
娉婷( ㄆㄧㄥ ㄊㄧㄥˊ pīng tíng ):美好貌。 可惜美貌佳人迟迟尚未出嫁。 比喻士人怀才不遇。语出唐.杜甫《喜薛据毕曜迁官》:“唤人看騕褭,不嫁惜娉婷。”杨伦笺注:“叹二子好学而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