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合浦还珠

合浦还珠

同“合浦珠还”。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合浦还珠自有时,惊危目下且安之。”


见“珠还合浦”。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之意 ”


【典源】 《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 曰:“孟尝为合浦太守,郡境旧采珠,以易米食。先时二千石贪秽,使民采珠,积以自入,珠忽徙去,合浦无珠,饿死者盈路。孟尝行化,一年之间,去珠复还。”《后汉书·孟尝列传》亦载,文有不同。

【今译】 后汉孟尝任合浦太守,合浦地临南海,原产珍珠,民以采珠为生。前任太守贪婪无度,极力搜刮,将民采珍珠攫为己有,因而珠蚌迁徙他处,合浦从此不产珍珠,百姓饿死者甚多。孟尝到任后革除弊政,郡中大化,一年之间离去的珠蚌又迁徙回来。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也用以指物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还。

【典形】 合浦还珠、合浦珠、合浦珠泉、还浦、还珠、还珠浦、还珠守、明珠归合浦、浦珠、三郡还珠、珠还、珠还浦、珠抛月浦、珠浦、珠徙、浦寒珠泪、珠明合浦、官廉合浦、孟尝珠、官廉蚌蛤回。

【示例】

〔合浦还珠〕 宋·苏轼《题冯通直明月湖诗后》:“闻道牂江空抱珥,年来合浦自还珠。”

〔合浦珠〕 南朝梁·沈约《少年新婚为之咏》:“盈尺青铜镜,径寸合浦珠。”

〔还浦〕 宋·张炎《瑞鹤仙·赵文升席上》:“休赋。玉尊别后,老叶沉沟,暗珠还浦。”

〔还珠〕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甘雨随车,云低轻重之盖; 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

〔还珠浦〕 唐·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水是还珠浦,山成种玉田。”

〔还珠守〕 唐·杜牧《春日言怀》:“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明珠归合浦〕 唐·王维 《送邢桂州》:“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浦珠〕 清·黄景仁《凤凰台上忆吹箫》:“算浦珠初孕,岚黛旋收。略以一弯新月,初生也,即便难留。”

〔三郡还珠〕 唐·李白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

〔珠还〕 唐·李商隐《残雪》:“珠还犹照魏,璧碎尚留秦。”

〔珠还浦〕 宋·苏轼《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

〔珠浦〕 唐·杜甫 《广州段功曹到》:“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

〔珠徙〕 清·赵执信《池上归兴》之四:“远海忽传珠徙日,高梧长忆凤栖晨。”


【词语合浦还珠】  成语:合浦还珠汉语词典:合浦还珠

猜你喜欢

  • 孝先笥

    同“孝先便腹”。元胡天游《无书叹》诗:“劫灰不赭孝先笥,昼卧坦腹时摩挲。”

  • 巨卿白马

    同“巨卿哭”。明李东阳《畏吾村先墓忽枉刘司马见过感而有诗》:“巨卿白马期能到,范叔绨袍义可忘。”

  • 龟玉毁椟

    《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衰败。《旧五代史.唐武皇纪下》:“且授任分忧,叨荣冒宠,龟玉毁椟,谁之咎欤!俯阅指陈,不胜惭恧

  • 钱编埒

    同“金埒”。清赵翼《前和立崖虎丘诗劝筑怀杜阁以配苏楼》诗:“不惜钱编埒,宁待金取矿。”

  • 宰我粪墙

    源见“朽木不可雕”。借指不堪造就之庸才。宋苏轼《次韵张甥棠美昼眠》:“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

  • 秦台凤箫

    源见“乘鸾”。借指美女,情女。清严元照《醉太平》词:“秦台凤箫,章台细腰,春山低黛谁描,任抛残翠翘。”

  • 不肯折腰为五斗

    同“不为五斗米折腰”。宋苏轼《次韵张甥棠美述志》:“仲子甘心织屦避万钟,渊明不肯折腰为五斗。”

  • 釜鱼甑尘

    同“甑尘釜鱼”。清黄宗羲《子列子行状》:“一旦以辎重被讦于监司,夫以巡方而黩货,又何问下吏之操守,釜鱼甑尘之风,空谷于天下矣。”并列 釜中生鱼,甑中生尘。比喻生活清贫。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一旦

  • 穷寇勿追

    《孙子.军争篇》:“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后汉书.皇甫嵩传》:“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孙子兵法上论述与敌作战时指出,对于走投无路的残敌,不应过分追击,以防垂死反扑,给己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冲斗太阿

    同“冲斗剑”。宋王禹偁《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是何屈子不知己,冲斗太阿教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