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吴门白马

吴门白马

源见“吴练”。形容极目远眺。清蒲松龄《登岱行》:“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堆琉璃。”


【典源】《论衡·书虚》:“传书或言: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阊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吴阊门乎?’颜渊曰:‘见之。’孔子曰:‘门外何有?’曰:‘有如系练之状。’孔子抚其目而正之,因与俱下。下而颜渊发白齿落,遂以病死。”《太平御览》卷八九七引《论衡》曰:“儒书称,孔子与颜渊俱登鲁东山,望吴阊门,谓曰:‘尔何见?’曰:‘见一匹练,前有生蓝。’孔子曰:‘噫! 此白马卢刍。’使人视之,果然。”

【今译】 颜回 (字子渊) 与孔子一起登上鲁地泰山,孔子向东南望去,见吴地扬州 (一说苏州) 阊门外有拴着的白马。将颜回叫来,指给他看,说:“你看见吴阊门吗?”颜回说:“看见了。”孔子问:“门外有什么?”颜回答:“好像有一匹白绢似的东西,前边长着蓝草。”孔子说:“唉,那是白马和芦苇呀。”孔子抚摸一下颜回的眼睛,与他一起下山。

【释义】 后以此典咏吴地风光; 或用以指极目远望。

【典形】 白马如练、白马吴阊、白马之望、辨马、练光、望吴门、吴门白马、白马对芦刍、瞻吴门、曳马。

【示例】

〔白马如练〕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拥狼望于黄图,填卢山于赤县。青袍如草,白马如练。”

〔白马吴阊〕 明·王世贞 《登岱》:“依微白马吴阊在,欲向秋风问羽翰。”

〔白马之望〕 北周·庾信《谢赵王示新诗启》:“曳练且观,无劳白马之望;流泉欲委,伫见青凫之飞。”

〔辨马〕 唐·骆宾王《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境接青畴,俯瞰获麟之野; 山开翠屺,斜连辨马之峰。”

〔练光〕 唐 · 骆宾王 《上廉察使启》:“登小鲁之山,辨练光于乱马; 临大吴之国,识宝气于连牛。”

〔望吴门〕 明·袁宏道《出燕别大哥三哥》:“白马望吴门,惨淡无边际。”

〔吴门白马〕 清·蒲松龄 《登岱行》:“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堆琉璃。”


猜你喜欢

  • 九秋鹰与十月蝇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苏味道才学识度,物望攸归;王方庆体质鄙陋,言词鲁钝,智不逾俗,才不出凡,俱为凤阁侍郎。或问(张)元一曰:‘苏王孰贤?’答曰:‘苏九月得霜鹰,王十月被冻蝇。……得霜鹰俊捷,被

  • 黄犬悲

    同“黄犬叹”。宋苏轼《雨中过舒教授》诗:“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元张养浩《沉醉东风》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

  • 日思误书,更是一适

    误书:指文字校勘不善之书。适:惬意。 每天思考书中的谬误,尤其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后多用以形容人读书善于思考。语出《北史.邢邵传》:“邵字子才,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笑曰:‘何愚之甚!天

  • 悟仓鼠

    同“仓中悟”。宋黄庭坚《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时子听然笑,吾已悟仓鼠。”

  • 千闻不如一见

    见〔百闻不如一见〕。其他耳闻千次,不如亲眼见一次。《陈书·萧摩诃传》:“(侯)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常用以说明亲身的体验胜过未经体验的感受。【词语千闻不如一见】  成语:千闻不如一见汉

  • 纨袴

    代称贵族子弟。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汉书·叙传》: “[班伯] 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绔之间,非其好也。” 绮: 细绫。纨: 白绢。纨绔: 亦作“

  • 孙阳一言

    源见“伯乐相马”。喻识才者的赏识荐举。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匠石回顾,朽材变于雕梁;孙阳一言,奔踶成于骏马。”

  • 随车雨

    同“随车甘雨”。南朝 梁庾肩吾《从驾喜雨诗》:“复此随车雨,民天知可安。”【词语随车雨】   汉语大词典:随车雨

  • 绛帐授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融传》:马融,字季长,扶风人,“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

  • 蓼莪废讲

    《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毛传:“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郑玄笺:“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又《晋书.王裒传》:“〔裒〕痛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