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见〔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见〔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预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后因以“节取”指择善而取。明唐顺之《与陈苏山职方书》:
《左传.宣公二年》:“二年春,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二月壬子,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及甲车四百六十乘……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
《晋书.邓攸传》载:邓攸,字伯道,西晋 永嘉末年,因避石勒兵乱逃难到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途中屡遇险,度难两全,乃弃去儿子,保全了侄儿,后竟无嗣。东晋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后以“邓攸无子”谓
源见“三星在天”。指对婚期的约定。《天雨花》十回:“今天就订三星约,三更小姐到园亭。”【词语三星约】 汉语大词典:三星约
彼此相处甚为欢快。出自唐末五代人李罕之及张全义事迹。李罕之(842-899年),陈州项城(今河南项城)人,其家世务农,少时曾为僧人。黄巢起义爆发后,亦聚众起兵,后率所部归唐,被任命为光州刺史。因被秦宗
宋.朱弁《风月堂诗话》:“参寥(即参寥子,为宋.道清)自杭谒坡(苏轼)于彭城,一日,坡遣官妓马盼盼就求诗,参寥援笔立成,有‘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之句。坡喜曰:‘吾尝见柳絮落泥中,谓可以入诗
豹死,皮却留下来。比喻留美名于后世。出自五代王彦章之语。王彦章(863-923年),字子明,郓州寿昌(今山东兖州西北)人。军伍出身。事后梁太祖为开封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兵马使。梁末帝时又任濮
南朝宋.颜延之《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又《梁书.张缵传》:“子野性旷达,自云‘年出三十,不复诣人。’初未与缵遇,便虚相推重,因为忘年之交。”唐.李延寿《南
同“鱼沉雁杳”。明王玉峰《焚香记.饯别》:“又恐鱼沉雁断,阻隔云山,衔悲饮泪有万千。”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谓为微薄的官俸而屈身事人。唐刘长卿《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诗:“折腰五斗间,?俛随尘埃。”宋辛弃疾《水龙吟》词:“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述补 向“五斗米”弯腰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