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行
晋.张华《博物志》卷一《地》:“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又,同书《山水总论》引《援神契》:“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长短。”
“岱宗”即“泰山”。传说泰山为天孙,主招人魂魄事。后以“岱宗行”比喻人命归天。
唐.顾况《伤大理谢少卿》:“空留封禅草,已作岱宗行。”
晋.张华《博物志》卷一《地》:“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又,同书《山水总论》引《援神契》:“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长短。”
“岱宗”即“泰山”。传说泰山为天孙,主招人魂魄事。后以“岱宗行”比喻人命归天。
唐.顾况《伤大理谢少卿》:“空留封禅草,已作岱宗行。”
同“伤弓之鸟”。宋苏轼《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诗之二:“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
《战国策.赵策三》:“建信君贵于赵。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工见客来也,因辟。赵王曰:‘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愿闻所以为天下!’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则王
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寄周邠诸诗》:“(苏)舜举言,自来闻人说一小话云: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蝙蝠以日入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诉之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至路次逢一禽,谓燕曰:‘不须往诉,凤凰
唐.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杜甫极赞严武出镇四川而吟诗说,严武到雪山(即岷山)重如泰山,称他的功业,后以此咏四川重臣之典。宋.杨万里《虞丞相挽词三首》(其一):“负荷
《楚辞.离骚》:“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王逸注:“鸩羽有毒,可杀人,以喻谗佞贼害人也。”后因以“鸩媒”指善用谗言害人的人。明夏完淳《九哀.云中游》:“君王去兮游云中,怀膏沐兮谁为容。虽鸩媒之善
源见“洗兵”。指洗涤兵器之雨,表示战争结束。明高启《赠步炼师祷雨》诗:“更烦夜起把天瓢,翻作东南洗兵雨。”【典源】 《太平御览》 卷十引 《六韬》曰:“文王问散宜生:‘卜伐纣吉乎?’曰:‘不吉。’钻龟
喻:明白,知道。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小利。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杨继绳《不妨一条“白道”走到底》(《光明日报》1993年8月5日):“近年来,在青年知识分子中
同“敝帚自珍”。宋陆游《秋思》诗:“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主谓 对自己破旧扫把,也很珍惜。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多用于珍惜自己不一定好的东西。→敝帚自享
天:指所依靠的事物。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吃饭是民众的头等大事。语出《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先帝叹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三者,孤存之于心。’”《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年二月壬
源见“齐烟九点”。比喻国削势衰。清 丘逢甲《次韵仙官诗》:“神州剖裂齐烟小,古井荒凉汉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