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兰亭会”。代指王羲之等山阴 兰亭会。因其举行于东晋 永和九年,故称。唐刘言史《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诗:“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史记.晋世家》:“昭公六年卒。六卿强,公室卑。”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韩、赵、魏、范、中行及智氏为卿。”又,顷公“十二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
同“三献三刖”。唐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诗:“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
罪大恶极。为唐人吉顼(xū虚)对来俊臣的评价。吉顼,洛州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进士及第。武后时因上告刘思礼谋反事,升为右肃政台中丞。圣历二年(699年)进位宰相。神龙二年(706年)坐事贬琰川尉。后死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名字叫丁的厨役。文惠君,即梁惠王。踦,音jǐ,一足站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徐穉传》:“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释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及林宗有母忧,穉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
《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绸缪》“束薪”和“束楚”是本诗第一章和第三章的一部分。绸缪,捆扎。薪和楚,是柴和荆。古代
同“元方季方”。清董元恺《瑞龙吟.陈其年嘱题乌丝词》词:“荆溪第,共羡仲举儿郎,元方兄弟。”
厉:指穿着衣服涉水。揭:指撩起衣服涉水。 水深就穿着衣服涉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涉过去。 比喻行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论
源见“程孔倾盖”。谓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宋黄庭坚《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诗:“此君倾盖如故旧,骨相奇怪清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