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沧海横流

沧海横流

范宁《〈穀梁传〉序》:“孔子睹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晋书.王尼传》:“尼早丧妇,止有一子。无居宅,惟畜露车,有牛一头,每行,辄使子御之,暮则共宿车上。常叹曰:‘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后因以“沧海横流”为时世动乱、不得安宁之典。唐刘长卿《登吴古城歌》:“黄池高会事未终,沧海横流人荡覆。”宋陆游《秦皇酒瓮下垂钓赋》诗:“沧海横流何日定,古人复起欲谁归?”


主谓 大海的水往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语出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郭沫若《满江红》:“~,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用于描写社会急剧变乱。↔歌舞升平


【典源】 晋·范宁《春秋·榖梁传序》:“孔子睹沧海之横流,迺喟然而叹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疏:“百姓散乱似水之横流,今以为沧海是水之大者,沧海横流,喻害万物之大,犹言在上残虐之深也。”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王尼洛阳倾覆,避乱江夏。王澄时为荆州刺史,见尼欣然,厚供给之。尼常叹:‘沧海横流无安处。’早丧妇,止有一息,不用居宅,惟蓄露车,牛一乘,每行辄使儿御,诣人。暮则宿车上,无有定处。”《晋书·王尼传》亦载,中作“常叹曰:‘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

【今译】晋代王尼字孝孙,因洛阳被攻陷,避兵乱而来江夏,荆州刺史王澄见到他很高兴,供给他十分丰厚。王尼常常叹息:“沧海横流,无处可以安身。”早年丧妻,只有一子,不住在屋室内,只有一辆牛车,每行让儿子驾车,去访问别人。晚上便宿在车内,没有一定住处。

【释义】 后以此典指世事动乱,无处容身,不得安居。

【典形】 沧海横流、海内横流、横流、横流沧海、满地横流、王尼车、王尼叹。

【示例】

〔沧海横流〕 金·元好问《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海内横流〕 宋·陆游《往事》:“海内横流日,吾犹及建炎。”

〔横流沧海〕 清·丘逢甲《陈伯潜学士以路事来粤》:“横流沧海无安处,故国青山有梦思。”

〔满地横流〕 清·丘逢甲《兰西将去潮》之四:“熏天宝气功名贱,满地横流道路难。”

〔王尼车〕 清·丘逢甲 《古诗》之四:“皇皇太自苦,露处王尼车。”

〔王尼叹〕 清·顾炎武《与江南诸子别》:“诸公莫效王尼叹,随处容身足草庐。”


【词语沧海横流】  成语:沧海横流汉语词典:沧海横流

猜你喜欢

  • 相如渴

    同“相如病渴”。唐李商隐《汉宫词》:“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词语相如渴】   汉语大词典:相如渴

  • 毛女

    汉刘向《列仙传.毛女》:“毛女者,字玉姜,在华阴山中,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也,秦坏,流亡入山避难,遇道士谷春,教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飞,百七十余年,所止岩中有鼓琴声云。”后用以为

  • 荐贤弘

    源见“东阁招贤”。泛指招纳贤才之重臣。清 叶承宗《新水令.旅觉述怀》套曲:“阁门负却荐贤弘,风尘笑煞弹冠贡。”

  • 不打不成相识

    打:交手,较量。 意谓不经过较量,彼此不能相互了解,就不能很好地结识。语出《水浒全传》三八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兄弟。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今古奇观.怀私怨狠仆告主》:“那吕大

  • 漂母进饭

    源见“一饭千金”。比喻施恩于人。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序》:“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主谓 指施恩而不图报答。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

  • 工迟

    《孙子.作战》:“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谓用兵未有弄巧立异陷于持久而得益者。后以“工迟”指用兵因持重造成缓慢。《三国志.王基传》:“兵闻拙速,未睹工迟之久。”《新唐书.韦挺传》:“兵宁拙速,无工

  • 马融羌管

    同“马融笛”。宋无名氏《定风波》词:“凭仗高楼频祝付,说与马融羌管且停吹。”

  • 赤凤凰

    同“赤凤”。元 杨维祯《昭阳曲》:“美人初睡起,内史报兰汤。散尽黄金饼,无寻赤凤凰。”清 单可惠《张灯曲》:“美人手掷金橘子,天外飞来赤凤凰。”【词语赤凤凰】   汉语大词典:赤凤凰

  • 梦涤肠胃

    《新五代史.杂传十九.王仁裕》:“其少也,尝梦剖其肠胃,以西江水涤之,顾见江中沙石皆为篆籀之文,由是文思益进。”王仁裕少年时,曾经梦见肚腹被剖开,肠胃被西江水洗过,以此文思大进。后因用为文思益进之典。

  • 以讹传讹

    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错误地传扬开去,越传越错。《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偏正 讹,谬误。谬传错误的事物,越传越错。郭沫若《坐地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