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清不置水

清不置水

源见“置水之清”。形容地方良吏清正廉洁,不徇私情。北周庾信《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清不置水,明非举烛。马愿如羊,金须似粟。”


猜你喜欢

  • 饿虎饥鹰

    比喻凶猛贪婪的人。本指拓跋晖、卢昶。拓跋晖,字景袭,北魏昭成帝后人,沉雅、聪敏,广读文史,世宗即位封给事黄门侍郎。昔日高祖迁都时,因为权贵世家难于迁移,为平和众人情绪,曾许诺冬天居南方,夏天居北方。世

  • 造舟为桥

    《诗经.大雅.大明》:“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晋书.杜预传》:“预又以孟津险渡,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都,此指城邑),历圣贤而不作者,必不可立故也。预曰:‘“造舟为梁”,则

  • 未为晚也

    为时还不算晚。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颐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一折:“可惜刘阮二人尘缘未断,终有思归之心,那时节我再度他,未为晚也。”明.

  • 海上瓜枣

    参见“安期仙枣”。

  • 时危安得真致此

    致:求得,引来。此:这里指骏马。 时势艰危,怎能真正得到这样的神骏。 表面是说在战争年代对驰骋疆场的骏马的渴望,实际是表示在动乱年代对匡时济世的人才的向往。语出唐.杜甫《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一匹

  • 思若涌泉

    才思犹如喷涌的泉水。形容才思丰富敏捷。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强记洽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宋.庄绰《鸡肋编》卷上:“思若涌泉名海内,从来苏李擅当时。”亦作“思如涌泉”。《旧唐书.苏颋

  • 楚剑

    汉.刘向《说苑.指武》:“秦昭王中朝而叹曰:‘夫楚剑利,倡优拙。夫剑利则士多慓悍;倡优拙,则思虑远也。吾恐楚之谋秦也。’”据说古代楚地之剑,以锋利著称,名谓“楚剑”。后遂用为咏剑,或喻指有才华士人之典

  • 唾手可得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水浒传》五八回:“只除非教呼延将军赚开城门,唾手可得。”《三国演义》七回:“韩馥无谋之辈,必请将军领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官场现形记》三六回:“自此唐二乱

  • 三足鼎

    《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曰:〕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后常因以“三足鼎”比喻三雄或三方对峙并立的势态。唐刘禹

  • 回禄

    源见“祝融”。又《左传.昭公十八年》:“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禳火于玄冥、回禄。”指传说中的火神。后用以指火灾。《官场现形记》三七回:“刘道老太爷年纪大了,一身的病,家累又重得很,自遭回禄之后,家产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