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

班,鲁班,(一作鲁般),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的巧匠,即公输般。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唐代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郢:郢人,楚国郢都的巧匠。


偏正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语本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蔡敦祺《林则徐》(上)2章:“原来是少保公在前,请恕晚生有眼不识泰山,竟敢~,贻笑大方了!”△形容不自量力。 →布鼓雷门 ↔程门立雪自知之明。也作“弄斧班门”、“运斧般门”。


解释班:鲁班,古代的巧匠。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鲁班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姓公输名班,常被人称为鲁班。出生于工匠世家,从小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多有发明,传说他发明了攻城用的云梯,伐木的锯,能飞翔的竹鹞,舟战用的钩距,以及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磨、碾、锁等。由于贡献突出和影响巨大,鲁班被后世工匠尊称为祖师。

鲁班的家人也都是能工巧匠。比如,原来鲁班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由他母亲来拉住墨线头,后来他母亲在线头上拴了一个小钩,这样一个人操作就可以了。后世把这种墨线端头的小钩称作“班母”。再如,原来鲁班在刨木料时由他妻子扶住木料,后来他妻子发明了顶住木头的卡口,后来称作“班妻”。据说雨伞也是鲁班的妻子发明的。

《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是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为他的世交王氏的诗集所写的序言。因为是世交,所以称王氏为伯仲,即两人的关系就像兄弟一样。柳宗元在序言中谦虚地说,王氏的诗文写得极好,自己为之作序,就像普通工匠在鲁班或另一位楚国巧匠面前拿着斧头卖弄一样,真是厚着脸皮、不自量力啊!

例句

在探花这样的绝顶高手面前,我们若是拳打脚踢地打了起来,岂非是在班门弄斧,要人家瞧着笑话。


【词语班门弄斧】  成语:班门弄斧汉语词典:班门弄斧

猜你喜欢

  • 蛙吹

    同“两部鼓吹”。前蜀韦庄《夏夜》诗:“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清唐孙华《长夏闲居杂感》诗:“笔苦蝇萦思变掷,草供蛙吹不须删。”【词语蛙吹】   汉语大词典:蛙吹

  •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形容军事实力强大。语出《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宋.范仲淹《上执政书》:“况躬擐甲胄,备尝艰难,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此奸雄所以不敢动也。

  • 单家

    孤单清寒的家庭。《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庶:徐庶。【词语单家】   汉语大词典:单家

  • 落帽狂

    同“落帽客”。明何景明《九日独酌简何太仆》诗:“愁来转觉登台懒,病里谁传落帽狂?”

  • 戏莱衣

    同“戏彩娱亲”。宋张纲《蓦山溪.甲辰生日》词:“只愿早休官,居颜巷,戏莱衣,岁岁常欢聚。”【词语戏莱衣】   汉语大词典:戏莱衣

  • 射南山虎

    同“射虎”。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词:“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 风流荀令

    源见“荀令香”。对荀彧的美称。南朝 陈徐陵《乌栖曲》之一:“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熏香。”

  • 明堂受图

    《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注:南济人公王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武帝令仿其图作明堂。)。及五年修封,则祠泰一、五帝於明堂上座,令高皇帝祠坐对之。”《汉书.霍光传》:“察群臣唯光任

  • 望门投止

    形容人在窘迫之中,来不及选择生存之处,见到人家即要求藏起来。张俭(115-198年),字元节,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张俭在任山阳东部督邮时,曾向朝廷揭发宦官侯览及其家属犯

  • 斑彩

    同“斑衣戏彩”。明李东阳《寿岂堂歌》:“方当再拜祝眉寿,不得登堂共斑彩。”【词语斑彩】   汉语大词典: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