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瓠巴鼓瑟

瓠巴鼓瑟

列子.汤问》:“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淮南子.说山训》:“昔者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高诱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琴。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后用为音乐高妙的典故。瓠巴,亦作瓠芭。汉王充论衡.感虚》:“瓠芭鼓瑟,渊鱼出听。”


【典源】《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

【今译】 楚人瓠巴擅长鼓瑟,他鼓瑟时乐声美妙,游鱼都浮出水面欣赏。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音乐奇妙; 或用以咏鱼。

【典形】 巴琴、赤鳞狂舞、瓠巴瑟、神鱼出听、淫鱼乘波听、游鱼听、渊鱼听曲。

【示例】

〔巴琴〕 清·黄景仁《题潘寄湖照》:“怜渠万顷无垠碧,不鼓巴琴起大鱼。”

〔赤鳞狂舞〕 唐·李商隐《碧城》:“紫风放娇衔楚珮,赤鳞狂舞拨湘弦。”

〔瓠巴瑟〕 清·黄鷟来《冬日陈桐皋招同诸公泛舟》:“不然或鼓瓠巴瑟,顷刻出听群游胥。”

〔神鱼出听〕 元·萨都拉《琴乐歌》:“神鱼出听掉尾舞,曲中鸿雁起江浒。”

〔淫鱼乘波听〕 魏·曹丕《善哉行》:“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沉。”

〔游鱼听〕 南梁陈·江总《咏琴》:“戏鹤闻应舞,游鱼听不沉。”

〔渊鱼听曲〕 北周·庾信《贺新乐表》:“昔渊鱼听曲,尚得耸鳞; 枥马闻弦,犹能仰秣。”


猜你喜欢

  • 金瓯

    金瓯(ōu欧):黄金之瓯,盛酒器。喻指疆土完整,政权巩固。南朝梁大同年间,武帝萧衍曾夜间梦见中原地区的州牧、郡守都以地来降,满朝文武隆重庆贺。醒来之后,非常高兴。天明以后向中书舍人朱异谈了此事,朱异说

  • 祸生萧墙

    见“祸起萧墙”。《封神演义》35回:“岂知~,元旦灾来,反了股肱重臣,追之不及。”【词语祸生萧墙】  成语:祸生萧墙

  • 惩前毖后

    原为周成王总结管蔡之乱经验教训之语,意思是过去深受惩罚,就要慎重,以免今后的祸患。后则泛指惩处前者是为了规戒后者,免得同样错误再度发生。周成王说,我受到了惩罚,要谨慎,以防止以后的祸患,原先并无人引我

  • 南来鲤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双鲤鱼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用木板两块,刻成鲤鱼形,将书信夹在里面。一说是将书信结成鲤鱼形。后常以“鲤鱼”“鲤”用作书

  • 问周鼎

    同“问鼎”。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诗:“今年问周鼎,明年索赵璧。”陈毅《赣南游击词》:“强寇北国问周鼎,大军西去渡金沙,抗日要开花。”

  • 拔山扛鼎

    形容项羽力气大。比喻英雄义士遭到失败的可悲下场。项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因叔父项梁在家乡杀了人,为躲避灾祸,随叔父来到吴中(泛指今太湖流域

  • 玉鸡川

    《宋书.符瑞志上》:“〔汉〕昭灵后游于洛池,有玉鸡衔赤珠,刻曰:‘玉英,吞此者王。’昭灵后取而吞之。又寝于大泽,梦与神遇……遂有身而生季,是为高帝。”后因以“玉鸡川”称洛水,转指皇城之护城河。唐宗楚客

  • 庭实旅百

    形容庭中陈列物品的众多。《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旅:陈。百:言其多。

  • 三分鼎峙

    见“鼎足三分”。《梁书·侯景传》:“为君计者,莫若割地两和,~ 。

  • 蜀犬吠曰

    讥讽人少见多怪。唐代韩愈《与韦中立论师道书》:“蜀中山高雾重,见日时少,每至日出,则群犬疑而吠之也。”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