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迷五色

目迷五色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贞元中,李缪公先榜落矣。先是出试,杨员外于陵省宿归第,遇程于省司,询之所试。程探靿(注:勒,音yào,靴筒)中得赋稿示之,其破题曰:‘德动天鉴,祥开日华。’于陵览之,谓程曰:‘公今年须作状元。’翌日,杂文(唐时称应试的文章为杂文)无名。于陵深不平,乃于故策子末缮写,而斥其名氏,携之以诣主文,从容绐(音dài,欺骗,此指故意假说)之曰:‘侍郎今者所试赋,奈何用旧题?’主文辞以非也。于陵曰:‘不只题目向有人赋次(次,及),韵脚亦同。’主文大惊。于陵乃出程赋示之。主文赏叹不已。……于是请擢为状元。”

唐人李程应试作《目五色赋》,主考官不辨其才,遂落榜。后经杨于陵推荐,始补擢登科。后用为咏主考官眼力不济,不识真才之典。

宋.苏轼《分类东坡诗》卷二十一《送李元叔》:“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目五色。”


主谓 五色,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借指色彩缤纷,形容被错综复杂的现象所迷惑,辨不清事物的本质。语本《老子》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吴晗《论打手政治》:“叫人民~,搞不清真假、辨不明是非。”[例]他夫妻俩~,双双都吸毒。△多用于表示事物的状况。→五光十色 五色目迷 眼花缭乱 ↔了了可见 漆黑一团


【词语目迷五色】  成语:目迷五色汉语词典:目迷五色

猜你喜欢

  • 羲之癖

    源见“换鹅书”。指喜好养鹅。清查慎行《山阴道上》诗:“至今似带羲之癖,风俗村村爱养鹅。”

  • 民生涂炭

    见“生灵涂炭”。元·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不修德政,暴戾顽狠,诸侯多叛,至于禽鸟走兽不安,~。”【词语民生涂炭】  成语:民生涂炭汉语大词典:民生涂炭

  • 水弩

    同“含沙蜮”。水弩,蜮的俗称。唐张祜《寄迁客》诗:“溪行防水弩,野店避山魈。”【词语水弩】   汉语大词典:水弩

  • 老子著书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李耳)见周衰落,乃退隐出关(函谷关),关令尹喜请留著作於

  • 桂折

    同“桂折一枝”。唐白居易《东都冬日会诸同声宴郑家林亭》诗:“桂折应同树,莺迁各异年。”【词语桂折】   汉语大词典:桂折

  • 梦龄增寿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古代传说,周武王曾梦见天帝为他增寿九年。此事称为“梦龄”,也称“九龄之梦”。后因用为祝人长寿之典。《文苑英华》卷五六九唐

  • 操戈逐儒生

    《列子.周穆王篇》:“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独与居七日,而积年之病,一期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曰:‘曩我忘也,荡荡

  • 柳生左肘

    《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斤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意恶之。”柳,一说指疱疖。后以“柳生左肘”的典故指得了生疮疖的病症,又喻指不如意事。唐.王维《老将行》诗:

  • 肤寸而合

    肤寸:古代长度单位,一指的宽度为寸,一肤等于四寸。 一肤一寸的空隙都被弥合了。 形容云气密集。语出《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

  • 不唾

    参见:不唾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