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知己之言

知己之言

后汉书.朱晖传》:“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有气节,官至尚书令),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颉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常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这意思是说,张堪有知己之言,先时曾把妻子的生活托靠自己,当时口虽未应,但心已许诺)。’”参见《文选》卷五五(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注引《东观汉记》。

张堪视朱晖为知己,故把妻子的生活托靠给他。朱晖感知己相托,虽因张堪是有声望的先辈,口未敢轻率回答,但当时心中已自许诺,故张堪死后,赈赡孤寡,不负相托之意。

后以“知己之言”指彼此间两心相知情深意切的话,以“把臂交”用指朋友之间亲密至交。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郈成分宅之德。”


猜你喜欢

  • 美姬工笛

    晋.干宝《晋纪.孝惠帝永康九年》:“石崇有妓人曰绿珠,美如玉,善舞而工笛,孙秀乃使人求焉。崇别馆北邙山下,方登凉观,临清水,妇人侍侧。使者以告崇。崇出妓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蕴兰麝而被罗縠,曰:‘任所择。

  • 西山薇蕨

    源见“采薇”。借指坚持节操的隐士。金元好问《太原》诗:“南渡衣冠几人在,西山薇蕨此生休。”

  • 一字褒

    晋.范宁《谷梁传集解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文选》卷四五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春秋》笔法以一字寓褒贬。后以“一字

  • 步兵鲈

    同“张翰脍”。张翰能文而放浪,时人比诸阮籍,号为江东步兵,故称。元傅若金《送唐子华嘉兴照磨》诗:“幕府初乘从事马,江城还忆步兵鲈。”

  • 纳污藏疾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楚欲伐宋,宋“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杜预注:“晋侯耻不救宋,故伯宗为说小恶不损大德之喻。

  • 回文锦

    同“回文诗”。唐元稹《春别》诗:“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金元好问《自题》诗:“千秋万古回文锦,只许苏娘读得成。”【词语回文锦】   汉语大词典:回文锦

  •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末红巾军起义前民间流传的歌谣之一。至正四年(1344年)、八年(1348年),黄河两次决口,洪水侵入大运河及河北、山东的漕司盐场。河患给百姓带来了灾难,也严重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元廷征集26万民修河

  • 看山拄笏

    同“拄笏看山”。清宋翔凤《沁园春.途次寄孝逸》词之二:“镇吏闲人散,看山拄笏。也同秋士,寂寞江滨。”

  • 雨约云期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幽会。元关汉卿《望江亭》一折:“我呵,怕什么天翻地覆,就顺着他雨约云期。”并列 指情人约会。元·关汉卿《望江亭》1折:“怕甚么天翻地覆,就顺着他~。”△用于相会方面。→幽期密约

  • 监门图

    源见“流民图”。指反映民众疾苦的图画。清黄遵宪《武清道中作》诗:“监门图一幅,谁上九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