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章台走马

章台走马

源见“走马章台”。指少年潇洒的游乐生活。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典源】《汉书·张敞传》:“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今译】 汉代张敞为京兆尹,处理政事很有见解,然而他缺少威仪,上朝回来,从繁华热闹的章台街走过,让御吏赶马,自己用扇拍马前行。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京城繁华之处;也用以指冶游等。

【典形】 便面章台、过章台、京兆马、马过章台、章台、章台马、章台走马、张郎走马、走马章台、章台走画辕、骏马拊便面、章台系马、归来便面、章台路。

【示例】

〔便面章台〕 宋·陆游《柳》之二:“西园雨打杏花稀,便面章台事已非。”

〔过章台〕 元·马致远《集贤宾·思情》:“柳叶眉儿好,等你过章台。”

〔京兆马〕 南朝陈·顾野王 《长安道》“章台京兆马,逸陌富平车。”

〔马过章台〕 宋·钱惟演《公子》:“歌翻南国桃根曲, 马过章台杏叶。”〔章台〕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不学王阳平生铸金之术,未同张敞终日章台之游。”

〔章台走马〕 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张郎走马〕 明·陈子龙《春游》之四:“已移卓女当垆后,便逐张郎走马归。”

〔走马章台〕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傅伯元》:“壮游玩乘槎大海,老风波走马章台。”


猜你喜欢

  • 聋丞醉尉

    源见“聋丞”、“灞陵呵夜”。泛指衰残颟顸之人。清 贝青乔《军中杂咏》:“如何为国捐躯者,只是聋丞醉尉多。”

  • 批郤导窾

    源见“庖丁解牛”。比喻处理事情善于从关键处入手,因而顺利解决。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何谓‘大猷’?批郤导窾,迎刃而解,棋局一著胜人千百者是也。”并列 批,劈。郤,空隙。导,开通。窾,空处。从缝隙

  • 孟家珠

    《乐府诗集》卷四十九《孟珠》题解引《古今乐录》:“《孟珠》十曲,二曲,依歌八曲。旧舞十六人,梁八人。”其词有“道逢游冶郎,恨不早相识。”“愿得无人处,回身与郎抱。”《乐府诗集》中有一组南朝时歌咏爱情的

  • 起衰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本谓韩愈的古文振起了东汉魏 晋 宋 齐 梁 陈 隋八代文运衰颓之势。后因用“起衰”表示振兴衰颓的文运,建树富有生命力的新文风。清蒋士铨《一片

  • 咒岭出泉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二《晋河西昙无谶》:“谶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咒师。后随王入山,王渴需水不能得,谶乃密咒石出水,因赞曰:‘大王慧泽所感,遂使枯石生泉。’邻国闻者,皆叹王德。”传说晋代

  •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敝帚:破旧的笤帚。千金:很多钱,

  • 俗物败人意

    《晋书.王戎传》:“戎每与(阮)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常宴集於竹林之中,号“竹林七贤”。每次聚会,王戎常后到,故阮籍说他是世

  • 斩袪

    《左传.僖公五年》载:晋侯派遣寺人披(字伯楚)攻打蒲城,追杀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重耳“逾垣而走,披斩其袪”。杜预注:“袪,袂也。”孔颖达疏:“总名为袂,其袂近口,又别名为袪。此斩其袪斩其袖之末也。

  • 丞相阁开

    源见“东阁招贤”。指大臣礼贤下士。唐孟浩然《荆门上张丞相》诗:“《召南》风更阐,丞相阁还开。”

  • 焚骨扬灰

    也作“焚尸扬灰”。焚烧尸骨,扬弃骨灰。形容极端仇视。侯景(503-552年)字万景。南朝梁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原为北魏定州刺史,后归梁,不久又举兵叛梁。夺取建康(南京),攻陷台城(宫城),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