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精神满腹

精神满腹

形容富有才智,满腹经纶。温峤(288-329年),字太真,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初为刘琨谋主,后南下,拥戴司马睿即位,受到朝中大臣推重。晋明帝司马绍继位后,官居中书令。王敦专制朝政,他和庾亮等人密谋灭敦,事平之后,出任江州刺史,镇武昌。不久病死。明帝司马绍时,温峤官拜侍中,参与机密大事和诏令文件的起草,不久转为中书令,甚得明帝依赖。王敦很是忌恨,上书请温峤为自己的左司马。温峤多次劝说王敦应恪守臣节,后知王敦终不能悔悟,便寻脱身之计,假装替其卖力,陈计献策,整理府事,并交结王敦手下钱凤等人,夸赞他说:“钱世仪(钱凤的字)满腹经纶,很有才干。”温峤当时素以知人著称,钱凤听了非常高兴,和温峤深结友好。最后,温峤得以回京都,具奏王敦欲谋反之事,请朝廷先做好准备。

【出典】:

晋书》卷67《温峤传》1787页:“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峤素有知人之称,凤闻而悦之,深结好于峤。”

【例句】:

金史·李献甫传》:“(甫)博通书传,尤精左氏及地理学。为人有干局,心所到则绝人远甚。故时人称其精神满腹。”


主谓 形容富有满腹的经纶学识。《晋书·温峤传》:“(温峤)每曰:‘钱世仪~。’”△褒义。常用于赞誉人具有丰富的学识才能。→锦心绣腹 满腹诗书 ↔不识不知


【词语精神满腹】  成语:精神满腹汉语词典:精神满腹

猜你喜欢

  • 顷刻花

    宋 刘斧《青琐高议.韩湘子》载:唐韩愈侄孙韩湘,落魄不羁,对酒则醉,醉则高歌,愈教而不听。湘笑曰:“湘之所学,非公所知。”即作《言志》诗一首,中有“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之句,愈欲验之。适开宴,湘预

  • 天道好还

    《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天道好还”,意谓恶有恶报。宋.辛弃疾《九议.其九》:“方怀王入秦时,楚人之言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夫彼岂能逆知其事之必至

  • 化衣

    源见“京洛尘”。谓衣着变色。形容仕途奔波之苦。唐李峤《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兼思亲友》诗:“游宦劳牵网,风尘久化衣。”【词语化衣】   汉语大词典:化衣

  • 吴门白马

    源见“吴练”。形容极目远眺。清蒲松龄《登岱行》:“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堆琉璃。”【典源】《论衡·书虚》:“传书或言: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阊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

  • 哀莫大于心死

    心死:指心情沮丧,意志消沉。 最悲哀的莫过于心死。 表示丧失精神力量是人生最大的悲哀。语出《庄子.田子方》:“仲尼曰:‘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清.吴趼人《痛史》八回:“古人有言:‘哀莫

  • 山阴禊事

    同“兰亭会”。宋贺铸《锦缠头》词:“旧说山阴禊事修,漫书茧纸叙清游,吴门千载更风流。”

  • 老子南楼

    源见“南楼”。指咏谑游乐的胜境。元卢挚《蟾宫曲.武昌怀古》曲:“有越女吴姬楚酒,莫虚负老子南楼。”

  • 临深履冰

    《诗经.小雅.小曼》:“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临深渊,履薄冰,形势危险,极恐坠落,故须十分小心。后因用以形容小心翼翼,不敢稍有疏忽。元.施君美《幽闺记.绿林寄迹》:“我只得临深履薄,悚惧恐惶

  • 徙薪策

    同“曲突谋”。清 陈宝琛《送仲勉之官云南》诗:“夙疑大国患,或在西南陲。徙薪策不售,两纪空赍咨!”

  • 奉天承运

    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二》载: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大朝会正殿为奉天殿,于皇帝所执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与臣下诰敕命中必首称“奉天承运皇帝”。后遂以“奉天承运”相沿成为皇帝敕命中的套语。《金瓶梅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