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腹背受敌

腹背受敌

腹背,指自己的前面、后面。形容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本指东晋刘裕伐后秦姚泓之事。北魏泰常元年,刘裕攻后秦,要逆黄河而上,于是向北魏借道。太宗召群臣计议,公卿都说:“函谷关有天险之号,一夫当关,万人不得进。裕如何能入关?况且他真意难测,许他借道如同纵寇,应阻挡他通过。”独博士祭酒崔浩说:“这不是上策。今姚兴新死,他儿子驽劣,裕乘姚氏危亡而攻,我看他意在必得。如果阻断他的西行之路,他就会上岸北伐我们,那么,姚泓无事,我们却兵临城下了。不如借道给裕,纵他曲行,然后再兴兵阻住他东归之路,这样,裕胜,必谢我借道的美意;姚胜,我们也可算有救邻之举。这才是上策呀!”然诸官仍说:“裕西入函谷,会进退路穷,腹背受敌。虽扬声西进攻姚,本意必在北进攻我。”于是,太宗依从众人建议,派兵拒裕,不料被裕击败,而且损伤惨重,不由追悔不听崔浩所劝。

【出典】:

魏书》卷35《崔浩传》809、810页:“浩曰:‘……纵使裕得关中,县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虎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太宗遂从群议,遣长孙嵩发兵拒之,战于畔城,为裕将朱超石所败,师人多伤。太宗闻之,恨不用浩计。”

【例句】:

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2:“今则脊尾俱摇,腹背受敌;归地皆失,内溃有强敌之侵,众心自离;外隳无诸国之功。” 宋·陈亮《酌古论·韩信》:“而又知左车奇兵实已断后,欲使吾腹背受敌,始可全胜。”


主谓 前面和后面都受到敌人的攻击,处于被动不利的局面。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国内高考,是不能放弃的,这样一来,就不得不面临~的局面。”△多用于处境艰难方面。→进退维谷四面楚歌 危机四伏 ↔声东击西


【词语腹背受敌】  成语:腹背受敌汉语词典:腹背受敌

猜你喜欢

  • 蒹葭伊人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蒹葭》诗的首章前四句。诗前小序说,这首诗是为了讽刺秦襄公不能行周礼,故无人服他,没有办法巩固自己的国家。其实,这是一首情歌。诗中

  • 不觉屐齿之折

    屐( ㄐㄧ jī ):木制的鞋,底部有二齿,以行泥地,可防滑。 没有觉察到疾行过门限时碰断了屐齿。 形容内心喜悦之极。语出《晋书.谢安传》:“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

  • 谢女解围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自蔽,中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 蝼蚁王侯

    源见“南柯梦”。喻世事如梦,富贵得失无常。宋刘镇《沁园春.和刘潜夫送孙花翁韵》词:“人间世,算到头一梦,蝼蚁王侯。悠悠,吾道何求……归去来兮万事休。”

  • 操瓶涌泉

    曹曾至孝,感动天帝;持瓶求水,井泉自出的传说。晋代王嘉《拾遗记》:“曹曾……慕曾参之行。……时亢旱,井池皆竭。母思甘清之水,曾跪而操瓶,则甘泉自涌,清美异于常。”

  • 三心二意

    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专一。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待妆个老实,学三从四德,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歧路灯》一六回:“今日在圣贤炉前成了八拜之交,有福同享,有马同骑。那个若有三心二意,叫周将军监

  • 鳞沉雁杳

    同“鱼沉雁杳”。清郑梁《谒金门.春思》词:“可奈鳞沉雁杳,恼著萋萋芳草。”

  • 雁帛

    源见“雁足书”。指书信。古人以帛书写。元柳贯《舟中睡起》诗:“江驿比来无雁帛,水乡随处有鱼罾。”清李渔《闲情偶寄.笺简》:“鱼书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词语雁帛】   汉语大词典:雁帛

  • 有孔铸颜

    源见“铸颜”。谓孔子培养造就了颜渊。借指良师教导有方。清钱谦益《太常寺少卿鹿公墓志铭》:“生不独生,有孔铸颜。”

  •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形容亭台楼阁之盛。语出唐.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儒林外史》“一四回:“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钱塘门,过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