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被坚执锐

被坚执锐

被(pī批):通“披”。坚:指铠甲。锐:指锐利的武器。此典指宋义对项羽说:披铠甲、执武器,我宋义不如您。宋义,原楚国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参加秦末农民起义为将领,初属项梁。见项梁骄傲轻敌,曾予婉言规劝,项梁不听,派他使齐。秦、楚两军会战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前,宋义曾预言项梁军必败。后果败。项梁战死后,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解救赵王巨鹿(今河北平乡北)之围,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宋义逗留46日不进,项羽建议迅速进军,内外夹击秦军,必然取胜。宋义要先让秦、赵相斗,筋疲力尽,然后楚军出击,打败秦军。宋义自以为得计地对项羽说:“那个披铠甲、拿武器作战,我宋义不如您项羽;但是坐着运算筹画计策,您项羽不如我宋义。”后以此典比喻全副武装、投入战斗。此典又作“披坚执锐”。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05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例句】:

唐·李延寿《北史·裴宽列传》:“帝顾谓诸公曰:‘被坚执锐,或有其人;疾风劲草,岁寒方验。”唐·刘禹锡《请赴行营表》:“臣再授兵符,夙参军幕。披坚执锐,虽未经于戎行;制胜伐谋,亦常习于事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83回:“其余诸将,或从讨逆将军,或从当今大王,皆披坚执锐,出生入死之士。”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男生子》:“杨妻夙智勇……归则传齐诸将,披坚执锐,以待消息。” 郭沫若《读了“记殷周殉人之史实”》:“奴隶社会里面,工、农、兵是没有十分分工的,耕田时是农,服役时是工,有事时被坚执锐便是兵。”


并列 被,通“披”。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精锐的武器。身披坚固的甲胄,手持锐利的武器。语出《战国策·楚策一》:“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宋·王《燕翼诒谋录》卷4:“政和乃悉易以大夫、郎之称,此岂~驰骤弓马者之所宜称乎?”※被,不读作bèi。△多用于指上战场。→披甲执兵 ↔手无寸铁。 也作“被甲执锐”、“披坚执锐”。


【词语被坚执锐】  成语:被坚执锐汉语词典:被坚执锐

猜你喜欢

  • 东道交

    见“东道主”。《史记·晋世家》:“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

  • 狗咬吕洞宾

    吕洞宾:唐京兆人,号纯阳子。曾向钟离权学道,世以为八仙之。 民间熟语。意谓不知好歹。语出《红楼梦》二五回:“彩霞咬着牙,向他头上戳了一指头,道:‘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茅盾《子夜.一

  • 向平愿

    同“向平之愿”。清赵翼《季女出嫁》诗:“恰了向平愿,应偿五岳缘。”【词语向平愿】   汉语大词典:向平愿

  • 东门瓜

    同“东陵瓜”。唐杜甫《喜晴》诗:“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 潘郎双鬓

    源见“潘安白发”。谓早生白发,未老先衰。宋晁端礼《水龙吟》词:“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 人生识字忧患始

    优患:忧虑。 意谓人不识字,懵懵懂懂,无思无虑;人一读书明理,就有了忧患意识。语出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中国的成语只

  • 回禄

    源见“祝融”。又《左传.昭公十八年》:“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禳火于玄冥、回禄。”指传说中的火神。后用以指火灾。《官场现形记》三七回:“刘道老太爷年纪大了,一身的病,家累又重得很,自遭回禄之后,家产一无

  • 凤仪兽舞

    源见“凤凰来仪”、“百兽率舞”。指德化天下的瑞象。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田氏专政,主德日衰,纵日奏虞庭之乐,能令四方风动、凤仪兽舞耶?”并列 圣贤教化的功力很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语本《

  • 泥爪迹

    同“鸿爪雪泥”。清左宗棠《崇安道中和同征诸子用原韵》:“回首四年泥爪迹,明当出峤意如何!”

  • 衣不重帛

    《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异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衣不重帛,指不重穿丝织品的衣服,以示节俭。后用为咏节俭之典。唐.房玄龄《晋书.刘超传》:“加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