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郑人争年

郑人争年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争论)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郑人凭空争论年岁,这种无谓的争论既没有根据,也没有标准,故是无原则的争执。结果只有最后停息者算是取得胜利。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后常用以讽喻人与人之间没有原则的无谓争论。

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庶与羡门(传说中的古仙人)比寿、王乔(此应指古代仙人王子乔,非指汉人王乔)争年。”


主谓 年,年龄。争论的事毫无意义和根据。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贬义。多用于讽刺毫无意义的争论。


【词语郑人争年】  成语:郑人争年汉语词典:郑人争年

猜你喜欢

  • 觉非

    源见“陶令归去来”。表示对往昔的作为或遭遇的悔悟。唐刘商《春日患病》诗:“今日方知命,前身自觉非。不能忧岁计,无限故山薇。”宋苏轼《华山寄子由》诗:“三年无日不思归,梦里还家旋觉非。”【词语觉非】  

  • 长门灯暗

    源见“长门赋”。形容凄清冷落。唐杜牧《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 季孙之忧

    《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孙:春秋时鲁国大夫。忧:忧患。季子所忧患的不是外部,而

  • 孟家珠

    《乐府诗集》卷四十九《孟珠》题解引《古今乐录》:“《孟珠》十曲,二曲,依歌八曲。旧舞十六人,梁八人。”其词有“道逢游冶郎,恨不早相识。”“愿得无人处,回身与郎抱。”《乐府诗集》中有一组南朝时歌咏爱情的

  • 盐韲

    同“盐虀”。宋陆游《偶得长鱼巨蟹命酒小饮盖久无此举也》诗:“老生日日困盐韲,异味棕鱼与楮鸡。”【词语盐韲】   汉语大词典:盐韲

  • 巢穴栖宿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庞公传》:“庞公笑曰:‘鸿鹄巢於高林之上,暮得其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东汉隐士庞公认为鸟的巢、兽

  • 乞尉迟钱

    《太平广记》卷一四六《尉迟敬德》:“隋末,有书生居太原,苦于家贫,以教授为业。所居抵官库,因穴而入,其内有钱数万贯,遂欲携挈。有金甲人持戈曰:‘汝要钱,可索取尉迟公帖来,此是尉迟敬德钱也。’书生访求不

  • 罪恶如山

    罪大恶极。为唐人吉顼(xū虚)对来俊臣的评价。吉顼,洛州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进士及第。武后时因上告刘思礼谋反事,升为右肃政台中丞。圣历二年(699年)进位宰相。神龙二年(706年)坐事贬琰川尉。后死

  • 阴阳易位

    谓阴阳之位互换。又,阴:喻臣;阳:喻君,转以比喻君弱臣强。战国楚屈原《涉江》:“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侘傺

  • 逐臭

    《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悦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人浑身奇臭,家里人都无法和他住在一起。他一人避居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