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微禹叹”。为颂扬功德之语。《宋书.武帝纪下》:“夫微禹之感,叹深后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陈书.衡阳献王昌传》:“故以功深于微禹,道大于惟尧,岂直社稷用宁,斯乃黔黎是赖。”【词语微禹】
又作“唾掌”。把唾液吐在手掌上。比喻极易办到。《魏书.路思令传》:“有汤武之贤,犹须伊望之佐;尧舜之圣,尚有稷契之辅。得其人也,六合唾掌可清;失其人也,三河方为战地。”《新唐书.褚遂良传》:“讨其逆,
源见“鸡鸣狗盗”。指贡献出卑微小技。唐顾云《上右司袁郎中启》:“岂可使鸡鸣函谷,只美冯谖;龙跃天衢,独传文举。”
源见“载酒问奇字”。指登门求教的学生。清赵翼《寄顾北墅》诗:“载酒生徒扬子宅,焚香书画米家船。”
同“三年不窥园”。元许有孚《蔬圃》诗:“三年不窥惭仲舒,吾侪何可轻樊须?”
如之何:即“如何”,犹言“怎么”。勿:不。 怎么不想念!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思念深切。语出《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明.谭元春《哭徐乾之文》:“吾弟云:‘无论乾之他事,即一河
比喻习于浅近而不探求事物的奥秘。《文选.左思.吴都赋》:“玩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未知骊龙之所蟠也。”刘良注:“玩,习也。碛砾,浅水而有石者。玉渊,渊深而有玉也。公子所习浅近,如此水之浅近也,不知我国如
《礼记.乐记》:“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訢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草木茂,区萌达,羽翼奋,角觡生,蛰虫昭苏,羽者妪伏……则乐之道归焉耳。”唐.孔颖达疏:“昭,晓也。苏,息也。言蛰
食:同“蚀”。 日蚀月蚀,人人皆看得见。 比喻人心地光明磊落,对过失毫不掩饰。语出《论语.子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
见“亭亭玉立”。黎静《彭大将军》:“湖上渔舟荡桨,天鹅浮游,湖边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