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獬豸冠”。指任御史等执法官职。唐许棠《送前汝州李侍御罢归宣城》诗:“吟诗早得名,戴豸又加荣。”
见“一家之言”。《旧唐书·陆贽传》:“听~则例理可征;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词语一家之说】 成语:一家之说汉语大词典:一家之说
同“枕中鸿宝”。明陈弘绪《再与栎园书》:“安得尽发枕中之藏,日坐卧其下,庶几少有进益。”
《左传.隐公四年》:“宋公、陈侯、蔡人、卫人,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又《隐公五年》:“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后因以“东门之役”指旧仇。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汪徐相仇》:“〔徐必进〕与汪为桑梓,初
同“宋玉悲秋”。唐赵嘏《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诗:“宋玉逢秋空雪涕,净名无地可容床。”【词语宋玉逢秋】 汉语大词典:宋玉逢秋
此典指晋文公评论城濮(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之战,认为先轸(zhěn枕)“军事胜为右”之说是一时之利;而狐偃(yǎn演)“毋失信”之说是万世功。后以此典比喻战争中一时取胜;或比喻一时的利益。晋文公(
源见“牛眠地”。指选择风水好的地方下葬。明 吾丘瑞《运甓记.家门始末》:“蚶鲊嗔封,牛眠指葬,范逵特荐显东朝。”
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北周 庾信《燕射歌辞.角调曲》:“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见“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北周·庾信《郊庙歌辞·角调曲》:“~,义而无立,勤则无成。”【词语言而无
同“挥扇渡江”。清王士禛《雨后观音门渡江》诗:“名士尚传麾扇渡,踏歌终怨石头城。”一本作“挥扇渡”。
衣锦还乡的荣耀。详见“衣锦还乡”条。偏正 谓显贵后荣归故乡。宋欧阳修《昼锦堂记》:“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也。”△褒义。用于得志后回归故里。→衣锦还乡 衣锦荣归 白日衣绣 衣绣昼行 ↔衣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