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金屋藏娇”。借指贵家闺秀。明无名氏《鸣凤记.夏公命将》:“柳眉攒翠,花容憔悴。惭非金屋婵娟,误作玉堂姻契。”【词语金屋婵娟】 汉语大词典:金屋婵娟
《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 云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后因以“云台画像”指获得殊荣的功臣名将。唐唐彦谦《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
源见“剧秦美新”。指美化新政。为阿谀谄媚之典。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东林学案总论》:“清议熄,而后有美新之上言,媚奄之红本。”胡怀琛《乙卯杂诗》:“千古美新留话柄,西京才子说扬 刘。”【词语美新】
源见“金铜仙人”。喻亡国之哀。宋邓剡《念奴娇.驿中言别》词:“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同“摇羽毛扇”。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摇鹅毛扇的,是一个唱傀儡戏的提线的人。”述宾 传说诸葛亮善谋,常执羽扇临阵指挥。后因以“摇鹅毛扇”比喻出谋划策。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麋(mí迷)鹿: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因称“四不像”。此典指伍被建议淮南王刘安不要谋反,免得战败亡诸侯国,姑苏台(今江苏苏州西南姑苏山上,原是吴王夫差的春霄宫)变成荒坵,长满荆棘,成为麋鹿
犹言粉身碎骨。明 王守仁《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臣世受国恩,齑身粉骨,亦无以报。”见“粉身碎骨”。明·王守仁《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臣世受国恩,~,亦无以报。”【词语齑身粉骨】 成语:齑
同“书同文,车同轨”。唐白居易《为宰相请上尊号第二表》:“天人合应,书轨混同。”
同“鸿爪雪泥”。元何景福《重到北原与茂卿同宿偶成》诗:“雷火烧鳞悲跃鲤,雪泥印迹叹飞鸿。”
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