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

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中和镇东二里。北宋苏轼于绍圣四年(1097)谪居儋州(旧治在今儋州市西北中和镇)。初住桄榔漏屋,挚友黎子云让出私地为他盖房。次年新居落成,东坡名之为“载酒堂”,在此煮酒、论诗、讲学。元泰定三年(1326)建东坡祠,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扩建并改名“东坡书院”。1920年书院被毁,1934年修复。“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劫,1985年修缮一新。


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东1千米处。北宋文学家、诗人苏东坡(苏轼)于绍圣四年(1097年)谪居儋州(治今儋州市),历时三年半。初住桄榔漏屋,挚友黎子云慷慨出让私地给他盖房。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新居落成,东坡名之为“载酒堂”,在此煮酒、论诗、讲学,成为海南各地人士与东坡雅集场所。在他的影响和教诲下,其学生人才辈出,姜唐佐成为海南第一个中举者,符确又成为海南首登进士者,王霄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创办第一间书馆——零者书馆。元泰定三年(1326年)在此建东坡祠,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扩建并易名“东坡书院”。其后历代增建载酒亭、垣墙、上中殿、耳房及池塘等。1920年书院被毁,1934年修复。1985年修缮一新。现有载酒亭、载酒堂等建筑。载酒堂内存历代文人及现代文学家郭沫若、田汉、邓拓的诗文碑刻。大殿内陈列苏东坡之诗文书画、三尊塑像及笠履仿制品等。院西为西园,有苏东坡一手持杖、一手握袍、头戴阳笠、脚登木履、凝神远视之铜像。大理石础石上镌有“东坡居士”四金字,花木四绕。院东为东园,有碑一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 坡 书 院


猜你喜欢

  • 云响城

    在今河南封丘县南十里。《寰宇记》卷1封丘县:云响城,“按《史记》云,吴、晋率诸侯会于黄池,莫不云集响应,共筑此城。因以为名”。

  • 箐青山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清一统志·龙安府一》: 箐青山 “在平武县东南六十里。重峰叠嶂,树木森郁。北通青川所。有南溪出此,流入白水”。

  • 佷山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八十里。《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章武二年 (222),汉昭烈帝 “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即此。

  • 葛仙山

    ①在今江西靖安县西北。《寰宇记》 卷106洪州靖安县: 葛仙山 “在县西北二十三里。云即葛洪也。上有葛仙巷、练丹坛,岭有金钟,每遇风雨晦螟则有声”。《清一统志·南昌府一》: 葛仙山 “明正德间,土寇胡

  • ?嘉千户所

    元至元中置, 属威楚路。 治所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嘉。明改置��嘉县。

  • 乐亭县

    金大定末置,属滦州。治所即今河北乐亭县。元初曾为漠州治,寻又属滦州。清属永平府。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东部、渤海西岸。属唐山市。面积 1308 平方千米。人口49.2万。辖

  • 羡裒山

    在今云南蒙自县东九十里。《明一统志》卷86临安府: 羡裒山 “上多石笋,绝顶平地千顷,中有三池,水草四时不枯竭,最宜牧放”。

  • 灵昌津

    一名延津。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古黄河畔。《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津。石勒之袭刘曜,途出于此。以河冰泮为神灵之助,号是处为灵昌津。”黄河重要渡口之一。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北。本名延津,十六国后赵

  • 白音太来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驻地通辽市。本辽源县地, 1914年置通辽镇。1918年升为通辽县。1951年设通辽市。“白音太来”或说为蒙古语“巴彦他拉”的转音,意为富饶的甸子。

  • 长空滩

    在今福建清流县东。《方舆纪要》卷98清流县:“长空滩在县东。怪石纵横,中有大黄石,尖耸险峭。谚云,黄石蒙头,十舵九愁。下有长空潭,水色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