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任县

任县

春秋晋置,治所在今河北任县东之东固城。《左传》:襄公三十年(前543),“羽颉出奔晋,为任大夫”。即此。西汉仍为县,属广平国。东汉属巨鹿郡。魏晋属广平郡。北魏属北广平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邢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邢州,移治苑乡城(今任县东北),寻移治今任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元祐元年(1086)复置,属信德府。金属邢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又废,后复置, 属顺德路。明属顺德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431平方千米。人口30.5万。辖3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任城镇。春秋为晋国任邑。秦属巨鹿郡。西汉初为任侯国,后国除改置任县(治今东固城),属巨鹿郡。三国魏、晋属广平郡。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属北广平郡。北齐省任县入南和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属邢州。大业三年(607年)又省入南和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旋徙今治,属邢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又省入南和县。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属邢州。元属顺德路。明、清属顺德府。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改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并入巨鹿县。1961年复置,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东部为大陆泽洼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滏阳、沙洺、南澧、牛尾等六条河流经县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省优质棉生产基地县。特产“鸡腿大葱”。有机械、纺织、化工、建材等工业。鞭炮为民间传统手工产品。任广、邢德、任隆、任南等公路经此。古迹有隋槐、鸣冤碑等。


猜你喜欢

  • 奄遏下水海

    又作昂阿下水、下水。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辽史· 天祚皇帝纪》: 保大四年(1124) 七月,“率诸军出夹山,下渔阳岭,取天德、东胜、宁远、云内等州。南下武州,遇金人,战于奄遏下水,复溃”。《三

  • 偏桥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偏桥中寨蛮夷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城偏北。永乐十二年 (1414) 改属镇远府。清以后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偏桥中寨蛮夷军民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

  • 钓台 (臺) 山

    ①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方舆纪要》 卷105崖州 “南山” 条: “又南十里曰钓台山,中有试剑峰。又有岩曰大洞天岩,前瞰大海,后环曲港,峭壁在南,小洞附北。岩之西北,复有一岩曰小洞天,岩外临海

  • 蛮氏

    春秋部落。后灭于楚。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东西蛮子营 (今名东、西村)。《左传》: 成公六年(前585),“蛮氏侵宋”。又,昭公十六年 (前526)一月,“楚子闻蛮氏之乱也与蛮子之无质也,使然丹诱戎蛮子嘉

  • 速末水

    又作粟末水。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之松花江。《魏书·勿吉国传》: “国有大水,阔三余里,名速末水。”即“粟末水”。

  • 萍实桥

    在今江西萍乡市北城关镇南门外。五代时杨吴置。《方舆纪要》 卷87萍乡县: 萍实桥 “以楚昭王得萍实而名”。桥跨县前江上,后圮。明初复建。

  • 焦源江

    即舂陵水。在今湖南常宁县东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80常宁县: 焦源江 “源出蓝山县,北流入境,又东北会于湘水”。《清一统志·衡州府一》: 舂水 “在常宁县东。今名焦源河”。

  • 隐蒙山

    在今四川洪雅县南青衣江南岸。《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隐蒙山 “在洪雅县南。晋处士庞居正字隐蒙隐此”。山下为隐蒙镇。

  • 盘塘镇

    在今湖北武穴市西盘塘乡。《方舆纪要》卷76广济县 “大江” 条下: “ 《舆程记》,盘塘在县西三十里,对江即兴国州之富池也。” 明代捍江长堤自此起,下抵黄梅县之杨家穴。在湖南省桃源县东北部。面积83.

  • 临津镇

    ①北宋置,属中江县。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十里临津乡。②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临津县置,属普安县。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一百三十里香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