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箓坛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南上清镇东端上清宫。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自汉中移居龙虎山后所建。唐改名真仙馆。宋大中祥符间改上清观。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南上清镇东端上清宫。为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自汉中移居龙虎山后所建。唐改名真仙馆。宋大中祥符间改上清观。
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曾州治。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天宝后废。
宋程师孟建,曾巩作记。在今福建福州市内西南隅乌山上。《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下》引曾巩 《南丰记》 云,“可比道家蓬莱方丈瀛洲之山,故名曰道山之亭”。在今福建省福州市北乌山上。宋程师孟建,曾
亦名金灯山。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五里。《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至乐山“在龙游县东(西)五里。清闲处士王朴居之,山谷有颂”。乐山县以此名。旧称金灯山,俗称乐山儿。在四川省乐山市东南。海拔约400米。《
①东汉改寿良县置,属东平国。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南朝宋改寿昌县。北魏复改寿张县,属东平郡。迁治今梁山县西北寿张集。隋属济北郡。唐属郓州。金大定七年(1167)迁今河南台前县竹口镇,十九年(1179
即今四川、甘肃境内之白龙江。《尚书·禹贡》: “西倾因桓是来。” 《水经·桓水注》: “ 《地理志》 曰: 桓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尚书》又曰: 西倾因桓是来,马融、王肃云: 西治倾山,惟因桓
即今黑龙江省逊克县东库尔滨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哈勒费延河 “在黑龙江城西(按,应为东) 南四百六十里。源出西南兴安岭,东北流入黑龙江”。
①在今河南济源市西三十里。《清一统志·怀庆府一》:玉阳山“有二峰相对, 曰东玉阳、西玉阳。《通志》:相传唐睿宗女玉真公主修道之所。有尚书谷,谷内有憩鹤堂”。②在今湖北当阳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7当阳
即“艮岳’。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北隅。《宋史·地理志》 东京:“(艮)岳之正门名阳华,故亦号阳华宫。”
即白石山。又名广阳山。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北二十里。《寰宇记》 卷5渑池县: 广阳山 “亦名渑池山”。
即今山东文登市西之老母猪河。《明一统志》 卷25登州府: 送驾河 “源发文登县东北四十里正棋山,经本县,南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