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宗喇普
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其宗。清雍正七年 (1729) 置其宗喇普土把总。
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其宗。清雍正七年 (1729) 置其宗喇普土把总。
又名闰水。汝水支流。自今安徽临泉县西南,流经阜南县东北境,折向东南至颍上县润河镇入淮。《水经· 淮水注》: “淮水又东北,左会润水。”
①秦、汉、唐等定都今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东。《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前211)“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 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②旧指今河北山海关以东之
在今云南泸西县城西二里。《清一统志·广西州》:阿庐山“在州城西二里。延亘四十余里,南连弥勒,北跨师宗。旧有阿庐部”。
在今黑龙江阿城市北巨源乡西南城子村。1988年发掘,墓为竖穴土坑石椁木棺。棺盖正中置有标识墓主人身份的 “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齐国王” 银质铭牌。棺内四壁有织金丝织品帷幔,为夫妻合葬。所著衣服华美鲜艳,
指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谷平原。《汉书·司马相如传》:“镂灵山,梁孙原。”唐颜师古注:“镂谓疏通以开导也。梁,桥也。孙原,孙水之原也。”实指平原,非河之原。
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上犹县:匹袍隘“在县北八十里村头里。《虞台图说》云,疋袍峒有猴岭。崔嵬横亘,接湖广桂东县罗木山。又有小径可通南韶诸路。正德中,輋贼谢志珊使其党越岭而东,分道
亦名刘庄镇。在今江苏沭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2沭阳县 “桑墟镇”条下: “县东四十里有柳庄镇,皆往来要地。”
亦名杨柳堡。明置,属宁夏后卫。即今宁夏盐池县北三十里柳杨堡乡。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3: 柳杨堡 “在旧长城之南,今隔于沟垒之外,遂为废城。北虏潜伏,反滋其患。此亦花马池之一累也”。
南朝宋改河阳县置,为东河阳郡治。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洱海东岸大成村。南朝梁末废。古县名。东晋改河阳县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南。为东河阳郡治。南朝梁末废。
即今青海东南部的阿尼马卿山。《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积石山“即今大雪山。番名阿木奈玛勒占木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