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青山

大青山

①又称青山。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之大青山。《明史·鞑靼传》:“俺答常远处青山。”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8:“黄台吉遁走,休舍大青山。”吴公坝(古白道谷)和昆都伦沟(古稒阳塞,一称鄂博口)为南北交通孔道。光绪《绥远旗志》卷2:大青山“在城北三十里。亦曰大斤山,又称(秦)山,即阴山也”。

②一名黄金山。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北。民国《朝阳县志》卷12:“山巅有南北二城,遗址犹存。……南城宽阔异常,可居万家,石积亦数百亩,古盗贼窃据,荒弃已久,又名为断亲山。”

③即今黑龙江省东北之小兴安岭。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布伦山即大鞥额木山,亦名小兴安岭,汉语称大青山。(通化)县东南二百余里。自木库山来,其山高大,跨通北、绥楞、乌云、汤原各县境。通肯、扎克、克音、诺敏四河出其西,札里河出其东,科尔芬河出其北,呼兰河出其南。”

④在今宁夏银川市西贺兰山后。《方舆纪要》卷62宁夏镇:大青山“在贺兰山后。隆庆三年,宁夏官兵击套寇于大青山,败之”。


(1)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川平原以北。阴山山脉主体,即狭义的阴山。东西走向。西接乌拉山,东连灰腾梁山。《明通鉴》: 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硕寇大同,“先是寇自大青山数道入威远卫”,即此。海拔1500~2000米。同名主峰在萨拉齐北,海拔2338米。北坡平缓,向内蒙古高原倾斜连接。南坡陡峭,为经侵蚀切割的断崖,山麓有一系列冲积扇。有金、铜、铁、煤等矿产。(2)又称黄金山。在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上游西岸。东北—西南走向。海拔600米左右,同名主峰(1153 米)在朝阳县西北部。(3)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松花江及其支流蚂蚁河之间。东北—西南走向。海拔500米左右,同名主峰(952米)在宾县、尚志两县市边境。为省主要林区之一。有煤、铁、铜等矿产。(4)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境、龙州县境内。西北—东南走向。海拔500~800米,同名主峰海拔 1045 米。山顶浑圆,坡度和缓,山前洪积、坡积平原发育。多珍稀树种,有桫椤、柚木等近30种。建有珍贵特有树种综合科学实验基地。


猜你喜欢

  • 佛子岭

    在今广东德庆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德庆州:佛子岭,“岭势嵯蛾,路通封川县”。

  • 龙虎山

    ①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南龙虎山。《太平御览》卷48:龙虎山,“《信州图经》曰,龙虎山在贵溪县。二山相对,溪流其间,乃张天师得道之山”。《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龙虎山“两山相峙,山峰屹然,状如龙虎,

  • 药 (藥) 乞站

    明初置,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北黑瞎子岛上木克得赫屯附近。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 “药乞站”。

  • 罗目县

    唐麟德二年 (665) 招生僚置,为沐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南大堡镇。《元和志》卷31罗目县: “罗目,僚中山名,因以名县。” 上元三年 (676) 州县俱废。仪凤三年 (678) 复置,属

  • 集庆路

    元天历二年 (1329) 改建康路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上元、江宁县 (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至正十六年 (1356) 朱元璋改为应天府。元天历二年

  • 西川

    唐方镇名。至德二载(757)分剑南节度使西部地置剑南西川节度使,简称西川节度使。治所在成都府(治今四川成都市)。辖境屡有变动,长期领有成都府及彭、蜀、汉、眉、嘉、邛、简、资、茂、黎、雅以西诸州,约当今

  • 鸣皋山

    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一名九皋山。昔有白鹤鸣其上,故名。《元和志》 卷5陆浑县: 明皋山 “在县东北十五里”。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续资治通鉴》: 南宋建炎二

  • 韶江

    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万安县: 韶江在 “县西北三十里。《志》 云,县西四十里有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乐处。韶水出焉,东流会黄鹄水入于赣江”。

  • 塔子桥

    即今河北曲周县西南十六里塔寺桥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曲周县图: 西南有塔子桥。

  • 高梁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或说在今临汾市北高河村。《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二月,公子重耳返晋,“使杀怀公于高梁”。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北。《左传》僖公九年(前6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