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平山

太平山

①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太平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有太平营,南北两山,云营二里许,滦河回绕,凭高可眺。”

②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太平山在“厅城东一百里,距吉林城东北二百七十八里”。

③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6安庆府怀宁县:太平山“在府西八十里。其山委蛇深秀。又西二十里曰大雄山”。

④在今浙江余姚市南。《寰宇记》卷96越州余姚县:太平山“在县东南七十八里,接连天台,即谢敷隐居之所”。姚江发源于此。

⑤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七十八里。《晋书·谢敷传》:敷“性澄靖寡欲,入太平山十余年”。即此。

⑥在今福建建阳市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7建阳县:太平山“峰峦秀伟,峭拔千仞, 为县主山。有寒泉林,朱子葬母于此,筑舍墓旁,曰寒泉精舍”。

⑦在今福建莆田市西。《明一统志》卷77兴化府:太平山“在府城西。其山自福之永福延袤而来,峰峦峻拔,为莆田主山”。

⑧在今江西武宁县西北。《清一统志·南昌府一》:太平山“在武宁县西北八十里,烟港水出此”。

⑨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五十里。唐建恭陵、和陵于此。《新唐书·地理志》 河南府缑氏县:“有恭陵,有和陵在太平山,本懊来山, 天祐元年更名。”

⑩在今湖北武穴市东。《清一统志·黄州府一》:太平山“晋僧惠远卓锡于此”。

(11)在今贵州黎平县南八十里。《清一统志·黎平府》:太平山,“《旧志》:夜中恒见有光如灯”。

(12)在今云南昆明市西南太华山旁。《清一统志·云南府一》:太华山“在昆明县西南。环拥苍秀。其麓为太平山,其左为华亭山,皆称名胜”。

(13)在今甘肃礼县西八十里。清光绪《礼县新志》卷1:太平山“壁立千仞,路崎岖,左右两峰拱立,中有门,天然堡寨,嘉庆时,避教匪之乱,故名。同治军兴,两峰前又立一门,更险要,三峰上各有庙”。


又称扯旗山。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岛西北部。为香港岛上的最高山峰,海拔554米。传说当年海盗张保仔占据香港时,曾驻兵西营盘,并在山上设有瞭望台,发现海上情况,即扯动旗号通知山下营寨的同伙,因而得名扯旗山。站在山顶可俯视山下的维多利亚城与维多利亚港。建有山顶公园,北麓建有薄扶林郊野公园。


猜你喜欢

  • 罟网溪

    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南凤林港。宋 《景定严州续志》 卷8遂安县: 罟网溪 “自衢境发源,与邑境诸小涧合,流至于东亭,与双溪诸水合”。《方舆纪要》 卷90遂安县: 罟网溪 “源自衢州,流入县界,又东北入武强

  • 云溪水

    亦作云溪港。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云溪水在“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崖岭,流经县南三十五里,汇为松阳湖。又象骨港,亦自县西南,东出松阳湖流合焉,注于大江”。

  • 涌 (湧) 泉河

    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1遵化县: 涌泉河 “湖不甚广,而泉水澄渟不竭。徐贞明曰: 县西南平安城及沙河铺、涌泉湖、韭菜沟、上素河、下素河,皆利于耕屯处也”。

  • 卜龙山

    在今云南弥勒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115弥勒州: 卜龙山在“州南五里。旧部笼部千户所置于此。叠嶂重峦,环绕州治”。

  • 伊逻卢城

    古名延城。唐龟兹国都城。在今新疆库车县东三里皮朗旧城。《新唐书·西域传》:龟兹“姓白氏,居伊逻卢城”。即此。唐龟兹国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东皮朗旧城。

  • 萧帝岩

    在今江西会昌县南。《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萧帝岩,“ 《图经》 云: 昔梁武帝读书于此; 又云,齐武帝为赣县令,非读书于此也”。《清一统志·赣州府一》: 萧帝岩 “在会昌县南一百里。一名佛图岩。状

  • 灵塘

    即今广西鹿寨县西南雒容镇。《明史·地理志》雒容县:“万历四年正月迁于灵塘。”即此。1951年改为雒容镇。

  • 阳乐侯国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莱州市西南杲村。东汉废。西汉置,治今山东省莱州市西南。属东莱郡。东汉废。

  • 黄团镇

    金置,属符离县。即今安徽宿州市北五十里黄疃。

  • 龙泉砦

    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龙镇附近。《宋史·地理志》绥德军:龙泉砦“宣和二年改名通泉,寻复故”。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