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建平县

建平县

①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五十九里马头镇。东汉属沛国。西晋废。

②东汉建安十年 (205) 置,属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南,建溪东岸。西晋太康中改名建阳县。

③三国魏改建平侯国置,属沛国。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西晋废。

④西魏置,治所在今甘肃礼县境。北周废。

⑤北宋端拱元年 (988) 分广德县置,属广德军。治所郎步镇 (即今安徽郎溪县治)。元属广德路。明属广德直隶州。1914年改为郎溪县。

⑥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析建昌及平泉州地置,属朝阳府。治所在新丘 (即今辽宁建平县北建平镇)。取建昌、平泉各一字为名。民国初属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1954年迁叶柏寿镇,即今建平县治。1956年属辽宁省。


(1)古县名。(1)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程嘉、昭帝元年(前86年)封杜延年为建平侯。东汉改为县,治今河南省夏邑县西南马头。属沛郡。西晋废。(2)东汉建安十年(205年)置,治今福建省建阳市东南、建溪东岸。属建安郡。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改建阳县。(3)北魏置,治今甘肃省礼县境。属仇池郡。北周废入仓泉县。(2)古旧县名。北宋端拱元年(988年)以广德县郎步镇置,治今安徽省郎溪县。属广德军。元属广德路。明、清属广德州。1914年因与热河特别区建平县重名,改名郎溪县。以县境有郎溪水,县治曾名郎步溪而得名。(3)今县名。在辽宁省西部。属朝阳市。面积 4838 平方千米。人口57.7万。辖1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叶柏寿镇。清初为敖汉部牧地。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属承德府。四十三年撤塔子沟厅,置建昌县,时属建昌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置建平县(治今县北建平),属朝阳府。日本侵占时期,1933年属热河省,1940年改置喀喇沁右翼旗。1945年设立建平县。1954年迁治叶柏寿。1955年属辽宁省。1959年属朝阳市。1964年属朝阳专区,1984年属朝阳市。属辽西低山丘陵区。河流有大凌河、牤牛河、老哈河。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高粱、谷子等。矿产有铁、锰、钼、金、珍珠石、大理石、煤、陶土等。有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等工业,锦承、叶赤铁路和101国道及京沈、锦赤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天都山

    ①在今甘肃兰州市南三十里。《宋史·李宪传》:元丰中讨西夏,“进至屈吴山,营打啰城,趋天都,烧南牟府库,次葫芦河而还”。②在今宁夏海原县南。《宋史·夏国传》:元丰四年(1081),李宪等征夏,“营于天都

  • 楚庄王墓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二十里龙山。楚庄王系楚穆王子,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历时二十三年。唐余知古 《渚宫旧事》引梁元帝 《荆南志》 曰: “庄王墓在江陵城西三十里,周回四百步,前后陪

  • 宜善司

    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放自治县南永丰乡司城街。明永乐初连山县尝徙治于此。明万历十一年(1583) 置巡司,清以后废。

  • 秣陵浦

    在今江苏江宁县南。宋 《景定建康志》 卷19: 秣陵浦 “在城南五十里。阔一十丈,长一十里,深一丈一尺,溉田四十顷。《舆地志》 云: 浦以旧县为名”。《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县: 秣陵浦,“ 《志》云

  • 海瀛山

    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抚仙湖中之孤山。《方舆纪要》 卷115澂江府江川县: 海瀛山 “在府东南。特起湖中,四壁如削,凭虚视下,竞秀争流,一名孤山”。为游览胜地。

  • 筸子坪长官司

    明永乐三年 (1405) 置,属保靖州宣慰司。治所在今湖南凤凰县东北竿子坪。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治今湖南省凤凰县东北竿子坪。属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清顺治年间南明将陈友龙屯兵筸子坪长官司,即此。

  • 神宣驿

    明置,属广元县。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一百三十里宣河乡。《方舆纪要》 卷68广元县: 神宣驿,“正德十年并置递运所于此。《志》 云: 此为秦蜀之要冲,西南朝贡之通道”。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置巡司。

  • 白米堰

    ①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9萧县“朱珊泊”条下:白米堰“源出县东南五十里白米山下,导流西北,为灌溉之利”。《清一统志·徐州府二》:“白米泉源出白米山,西北流迂回二十里,入县南五里之双桥

  • 西洋村市

    即今福建古田县东北西洋。路通屏南县。民国《古田县志》卷6:西洋村市“中有马坂街、后岗街”。

  • 石跋河

    在今安徽和县东北。源于县北部山区香泉附近,东南流汇桥河入长江。《方舆纪要》卷29和州:石跋河“在州东北三十里石跋镇,由大江支流,汇州东二十五里之浮沙河口,复出大江。江面约四十里。宋开禧中,周虎尝筑石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