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洛垛
亦作科鹿洞、可浪洞。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之柯洛洞乡。为从打箭炉(今康定县)入藏北路主要驿站之一。《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光绪三十四年(1908),赵尔丰率军平德格土司乱,经“擦玉龙、濯拉、扩洛垛, 以至更庆”。
亦作科鹿洞、可浪洞。即今四川德格县东北之柯洛洞乡。为从打箭炉(今康定县)入藏北路主要驿站之一。《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光绪三十四年(1908),赵尔丰率军平德格土司乱,经“擦玉龙、濯拉、扩洛垛, 以至更庆”。
①秦置,为云中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古城村西古城。东汉建安中移治今山西原平县西南,属新兴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入定襄县。②北周改太平县置,属长宁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隋废。
①在今河北黄骅市。清为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雍正年间废。②元设利国盐场。在今山东沾化县(富国)东利国乡。清初设盐大使管理,康熙十六年(1677)并入富国场。
即今河北东光县东南二十八里秦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东光县图: 东南有秦村。在河北省东光县东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秦村,人口5000。始有秦姓定居,故名。1956年设
即今新疆昌吉市。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昆迷失 “其北有池,有昌都剌城”。
在今福建福州市西郊怡山。原为南朝陈炼丹师王霸所居,唐贞元十二年(796)建冲虚观祀之。后废。咸通八年(867)延请大安禅师来此兴建清禅寺,旋改名延寿寺。五代唐长兴四年(933)改名长庆寺。俗称西禅寺。
即今四川威远县东龙会镇。清嘉庆《威远县志》卷2:龙会镇“在东乡。离城三十里”。
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新唐书·李袭誉传》 载:贞观十八年(644),“扬州,江、吴大都会,俗喜商贾,不事农。袭誉为引雷陂水,筑勾城塘,溉田八百顷,以尽地利, 民多归本”。《方舆纪要》卷23扬州府:勾城
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金川县南河东乡。
亦作磐石县。北周保定二年 (562) 置,属资中郡。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县北三里。以盘石山为名。《周书·陆腾传》: 保定二年 (562),“资中盘石民反,杀郡守,据险自守,州郡不能制”。即此。隋开皇七年
即今江西瑞金市东北三十里壬田镇。明嘉靖《赣州府志》卷5瑞金县:东北有壬田墟。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0:瑞金县北有壬田寨墟。在江西省瑞金市东北部。面积168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壬田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