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亭
①宋建。在今浙江金华市旧城内。南宋祝穆 《方舆胜览》 卷17婺州: 最高亭在 “叶向园。陆务观诗: 高亭新筑冠鳌峰,眼力超然信不穷”。《清 一统志·金华府》: 最高亭在 “在府治北。宋叶衡建,陆游有记”。
②在今福建龙岩市北郊黄岩山。清谢建有 《冬日登最高亭》 诗。
北宋建,在今浙江省金华市区。南宋陆游有《最高亭记》。
①宋建。在今浙江金华市旧城内。南宋祝穆 《方舆胜览》 卷17婺州: 最高亭在 “叶向园。陆务观诗: 高亭新筑冠鳌峰,眼力超然信不穷”。《清 一统志·金华府》: 最高亭在 “在府治北。宋叶衡建,陆游有记”。
②在今福建龙岩市北郊黄岩山。清谢建有 《冬日登最高亭》 诗。
北宋建,在今浙江省金华市区。南宋陆游有《最高亭记》。
1930年置,属新疆阿克苏行政区。治所在阿瓦提庄(今新疆阿瓦提县)。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属阿克苏地区。面积 13258 平方千米。人口21.2万。辖3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阿瓦提镇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水阳江西岸养贤乡 (仁村湾)。清嘉庆 《宁国府志》 卷20: 东北 “安民铺十里至养贤铺”。
①传说中东方荒远之国。《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 日下,谓之四荒。”邢昺《疏》:“日下者,谓日所出处其下之国也。”②都城的别称。即以帝王比日,故称帝王所居之都城为日下。清朱彝尊《日下旧闻》
唐武德元年 (618) 改西华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西华县。贞观元年 (627) 废。神龙元年 (705) 改武城县复置。景云元年 (710) 改为西华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以西华县改
在今湖南汝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82桂阳县: 筋竹山在 “县东北七里。峰峦耸峙,竹木蓊郁,重冈复水,回抱左右”。《清一统志·郴州一》谓筋竹山在县东北五十里。
1916年析元江县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在猛烈 (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29年改江城县。
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南古井镇。清道光《新会县志》卷4:“墟市”有古井墟。
①商代方国。在今山东龙口市城关镇东南莱子城。 《晏子春秋》 作 “”, 《齐侯鎛钟》 作 “釐”,《郭伯》 作 “”。
东魏元象二年 (539) 置,属洛州。治所在河阴县 (今河南孟津县北)。隋开皇初废。东魏元象二年(539年)置,治河阴县(今河南孟津县东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孟津县一带。隋开皇初废。
在今云南祥云县南九里。《方舆纪要》卷117云南县:力士营“相传诸葛武侯驻兵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