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柏乡县

柏乡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栾州。治所即今河北柏乡县。《元和志》 卷17柏乡县: “遥取古柏乡,县以为名。” 大业初属赵郡。唐属赵州。北宋熙宁五年 (1072) 省入高邑县,元祐初复置,属庆源府。金属沃州。元属赵州。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17.9万。辖2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柏乡镇。西汉置柏乡侯国,治今县西南,属巨鹿郡。东汉省入高邑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改置高邑县于今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柏乡县,治今址,属栾州。《元和郡县志》赵州柏乡县:“遥取古柏乡为名。”大业初属赵郡。唐、五代属赵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柏乡县省入高邑县,旋复置,属赵州。元、明、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并入内丘县,1961年其区域又并入隆尧县。1962年复设柏乡县,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午河横穿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省粮食生产基地县。有化肥、水泥、农机、服装、食品、造纸等工业。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经西境。古迹有古鄗城遗址、汉牡丹、贾母贞节碑等。


猜你喜欢

  • 浩亹水

    亦曰閤门河。即今青海东部大通河。《汉书·地理志》 浩亹县: “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 孟康曰: “浩亹音合门。” 师古曰:“浩音诰。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也。……今俗呼此水为

  • 商丘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县西南。《左传》:襄公九年 (前564),“士弱曰: ‘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杜注: “商丘在宋地。” 《清一统志·归德府一》: 商丘 “在商丘县西南三里。周三百步。相传即阏

  • 虹县

    ①东汉改��县置, 属沛国。 治所在今安徽五河县西五十二里东刘集镇附近。东晋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析夏丘县置,为仁州治。治所在今安徽固镇县东南仁和集乡。贞观八年(6

  • 亚东

    今西藏亚东县,为藏印度交通要隘。清光绪十九年(1893)中英《藏印度续约》规定亚东开为商埠。二十年(1894)置亚东关。1960年与帕里宗合并设亚东县。

  • 沙口镇

    清置,属黄陂县。即今湖北黄陂县东南沙口村。《清一统志·汉阳府》:沙口镇“在黄陂县东南五十里”。(1)在湖北省洪湖市西部。面积121.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沙口,人口1万。因众河汇至,

  • 桐乡县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虞州。治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贞观十七年 (643) 废。②明宣德五年 (1430) 析崇德县置,属嘉兴府。治所在凤鸣市 (今浙江桐乡市)。《清一统志·嘉兴府一》: “

  • 舍 (捨) 资千户所

    元初置,属临安路。治所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八十里老寨。至元十三年 (1276) 改安南道防送军千户。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复名舍资千户所,寻改安南长官司。

  • 三渡关

    在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东北三渡乡。《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三渡关“在宣慰司(今遵义市)东八十里”。《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三度关“有上度、中度、下度三关。(明)万历中,贵州帅李应祥讨杨

  • 娲城

    一名柳城。在今河南西华县北十五里思都岗村。《寰宇记》 卷10西华县: 柳城 “在县西二十里。古老传云女娲氏之都。本名娲城”。

  • 颍陵

    一作隐陵。五代汉隐帝刘承祐陵。在今河南禹州市西五十里。《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 “葬于许州阳翟县之颍陵,祔神主于高祖之寝宫。”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 广顺元年 (951) 六月,“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