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刚山
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元和志》 卷33安居县: “柔刚山在县东二十里。” 《旧唐书·地理志》安居县: “旧治柔刚山。” 柔刚县以此为名。
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元和志》 卷33安居县: “柔刚山在县东二十里。” 《旧唐书·地理志》安居县: “旧治柔刚山。” 柔刚县以此为名。
即汉西捲县城。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治西北石杆河与甘露河合流处。《宋书·林邑国传》:元嘉八年(431),“遣楼船百余寇九德,入四会浦口,交州刺史阮弥之遣队主相道生三千人赴讨,攻区粟城不克,引还”。即此
东汉改冶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晋废,其地滨海,为我国通交趾的主要港口。《后汉书·郑弘传》:“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古县名。东汉改冶县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属会稽郡。晋废
亦作磐石县。北周保定二年 (562) 置,属资中郡。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县北三里。以盘石山为名。《周书·陆腾传》: 保定二年 (562),“资中盘石民反,杀郡守,据险自守,州郡不能制”。即此。隋开皇七年
即滴澄河。今贵州修文县西猫跳河。《明史·地理志》 威清卫: “西有的澄河,即陆广河上流。”
水阳江及青弋江下游别名。在今安徽芜湖市、县间。《元和志》卷28当涂县:“芜湖水在县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阳湖,西北流入于大江。汉末湖侧亦尝置芜湖县,吴将陆逊、晋谢尚、王敦皆尝镇此。”
春秋晋邑。在今河北顺平县东南。《左传》: 哀公四年 (前491),“ 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战国改称曲逆。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北省顺平县东南。《左传》哀公四年(前49
即八哈塔。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元刘郁《西使记》:丁巳岁(公元1257年),“取报达国,南北二千里。其主曰合里法。其城有东西城, 中有大河”。
明永乐十二年 (1414) 于马口寨置,属思州府。治所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七十里都素。清以后废。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置,治马口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都素司)。属思州宣慰司。后废。
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石潭村。明洪武三年(1370)置流溪巡司于此。后迁神冈村(今从化市西南神冈镇)。
①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东北三十五里。《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晋会诸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即此。②亦称阴。春秋周邑。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黄河南岸。《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前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