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泰县
南朝梁置,为梁泰郡治。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清泰村。隋开皇十年 (590) 改为清泰县。
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鹤山市西北,为梁泰郡治。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名清泰县。
南朝梁置,为梁泰郡治。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清泰村。隋开皇十年 (590) 改为清泰县。
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鹤山市西北,为梁泰郡治。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名清泰县。
亦名两岐山。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寰宇记》 卷73九陇县: 两岐山 “在县西北二十七里。李膺记: 此山出木,堪为船。本琅岐山,语讹为两岐山也”。琅岐水因以而名。
在今江苏武进县南。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阳湖县图:南有万答。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武进县西南有“万答镇”。
战国赵置,秦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邢邑。西汉属中山国。《后汉书·杜茂传》:建武二年 (26),杜茂 “更封苦陉侯”。即此。东汉章帝改名汉昌县。古县名。战国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南邢邑镇。秦属恒
在今云南腾冲县北。《方舆纪要》 卷118腾越州: 明光山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上有银矿、铜矿”。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二十二里陶宅。《清一统志 · 松江府二》: 陶宅镇 “在奉贤县 (今奉城镇) 西北十八里。明设巡司及税课局于此。今裁”。
即小丙山。在今陕西略阳县南。
①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西和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川县境。贞观二年 (628) 省入安民县。②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置,属贵阳府。治所即今贵州修文县。据1985年版 《贵州省志·地理志(上
即封陵。战国魏邑,后入秦。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一带。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牛心岭北。即古楠树林。相传为明代别传和尚手植。清张邦伸《锦里新编》卷16《峨眉纪游》:“古德林林木皆楠,别传和尚手植如法华经字数。”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北八十里桐冢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汉川县西北有垌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