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神水
即今山西昔阳县东南赵壁河。源于和顺县东北,北流至昔阳县东二十五里南界都村附近入松溪河。《方舆纪要》卷43和顺县:水神水“源出县东七里涉河谷,北流经乐平县东南八十里水神谷,合沾水”。
即今山西昔阳县东南赵壁河。源于和顺县东北,北流至昔阳县东二十五里南界都村附近入松溪河。《方舆纪要》卷43和顺县:水神水“源出县东七里涉河谷,北流经乐平县东南八十里水神谷,合沾水”。
东汉改即丘县置,属琅玡国。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禹王城。后复为县。东汉改即丘县置,治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后国除仍为即丘县。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都匀卫。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西南上司乡。弘治八年(1495)属独山州。清改为丰宁上长官司。
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南小南头乡东王庄西北三里。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曾孙常山康王元素之子。名淑, 字买仁,谥曰靖。官至使持节、平北将军、肆朔燕三州刺史、平城将军。卒于正始四年(507)十月。《北史》卷15有
①东汉桓帝刘志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灵帝纪》: 建宁元年 (168),“二月辛酉,葬孝桓皇帝于宣陵,庙曰威宗”。同书《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 “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
东晋末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冈州。贞观十三年 (639) 废。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西南。属新宁郡。南朝宋改属新会郡。隋大业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一里许苕溪中。《寰宇记》卷94乌程县:白苹洲,“洲上有鲁公颜真卿芳亭,内有梁太守柳恽诗,云:‘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因以为名”。唐顾况有《白苹洲送客》诗。今已不存。
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北。《战国策·魏策》:无忌谓魏王曰:“秦十攻魏,五入国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史记·魏世家》《索隐》引《列士传》曰:“隐陵君施酒文台。”皆即此。在今山东省东明县东北。《史记·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牟平区宁海镇。高后封齐悼惠王子兴居为侯国。《汉书·地理志》 东牟:“有铁官、盐官。”南朝宋废。古县名。西汉文帝二年(前178年)改东牟侯国为县,治今山东省烟台市
在今江西广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乾封驿 “在县南。《志》 云,永丰路通闽、川、越,客担荷者群至,因设驿于此。今废”。
一名水泉堡。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五十里水泉乡,北至边墙二里。《方舆纪要》卷40河曲县:水泉营堡“(明)宣德九年置,万历三年增修,周二里有奇。二十四年又创筑附堡一座,二十八年增修。一面连旧城,三面周一里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