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州
五代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元至元中改为永顺路。
五代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宋为羁縻州,属荆湖北路。辖境相当今永顺县一带。元至元中改置为永顺路。
五代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元至元中改为永顺路。
五代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宋为羁縻州,属荆湖北路。辖境相当今永顺县一带。元至元中改置为永顺路。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东南,通天河南。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中,有“住牧伦多布领地方扎武族”和“住牧扎尔通地方札武族”。
即今酉水上游。源出今湖北宣恩县东南,西南流经来凤县东、湖南龙山县西、四川酉阳县东,折而东流,经湖南保靖县,至沅陵县南入沅江。《方舆纪要》卷82忠峒安抚司:酉溪“在司南。《志》云,自容美流入司界,名大水
秦置,属南海郡。治所即今广东博罗县。《续汉书 ·郡国志》 注: 博罗 “有罗浮山,自会稽浮往博山,故置博罗县”。此说出于附会。据近人徐松石 《傣族僮族粤族考》 称,在古僮语中,“百” 或“博” 含有
又作海姑、海吴或上京海哥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北海沟。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斡木火百一十 (里) 上京海哥。” 明改海胡站。
即今湖北潜江市(园林镇)。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潜江县徙治于此。
即今天津市东北大毕庄镇。清乾隆《天津县志》卷4:东路有大毕庄村。
一作漕桥镇。在今江苏武进县南漕桥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阳湖县图: 南有曹桥。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 武进县南有 “曹桥镇”,“距治六十里”。
在今湖南保靖县西南,接花垣县界。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 “崇山复冈,径崎岖,中有小坪,颇为平坦”。(1)在今湖北省来凤县西南酉溪水西岸。清时屯兵戍守。(2)在今湖南省保靖县西南。清置千总驻防。
即浪噶子。今西藏浪卡子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浪卡子宗。“浪卡子”,藏语意为白鼻尖、鼻形白山梁。1960年改设浪卡子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浪卡子。1960年撤销,改置浪卡子县。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固原卫。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清同治十二年(1873)于此置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