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穹宇
俗称回音壁。在今北京天坛公园圜丘坛北。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位之地。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为今名。清乾隆十七年 (1752) 重建。有东西配庑各五间,存放圜丘祭祀的神牌。正殿与东西配庑四周有一圆围墙,即回音壁。
俗称回音壁。在今北京天坛公园圜丘坛北。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位之地。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为今名。清乾隆十七年 (1752) 重建。有东西配庑各五间,存放圜丘祭祀的神牌。正殿与东西配庑四周有一圆围墙,即回音壁。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北。《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马鸣关在“县北百里”。
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二十里,浔江中之灯州村。《方舆纪要》 卷108藤县 “褟洲” 条下: “又登洲在县西二十里。中流一峰尖峙,高数百尺。” 明置登洲营于此。
在今河北易县西七十里大盘石乡。《方舆纪要》 卷12易州: 盘石口在 “紫荆关西十里,地名玉峰社”。
在今江西安福县城东。《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蒙冈山 “在安福县治东。林木森秀,城中望之蔚然。一名秀峰。上有东岳行祠”。
即今江西南康县北十八塘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8:南康县北有十八塘。
即嘉利泽。在今云南嵩明县东南。《清一统志·云南府》:嘉利泽“即杨林泽也。或谓之杨林海子”。
唐天祐二年 (905) 改翼城县置,为汾州治。治所在今山西翼城县。北宋复为翼城县。古县名。唐天祐二年(905年)改翼城县置,治今山西省翼城县,属绛州。北宋复改为翼城县。
明置,即今贵州黔西县东南谷里镇。《清一统志·大定府》 “奢香驿”条:“又东五十里为水西驿,又东五十里为谷里驿。”“谷里”系彝语音译,意为供粮的地方。
亦名同保山。在今湖南武冈市北五里。《水经·资水注》: “ (武冈) 县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 《方舆纪要》 卷81武冈州: 武冈山 “一云东汉伐五溪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民乐县。北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民乐县。属张掖郡。西晋废,后复置,北魏又废。《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傉檀率师伐北凉沮渠蒙逊,“次于氐池,蒙逊婴城固守”,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