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侯国
东汉改益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南八里益城村。后改属乐安国。东汉末复为县。
东汉以益县改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后国除仍为县。
东汉改益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南八里益城村。后改属乐安国。东汉末复为县。
东汉以益县改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后国除仍为县。
在今湖南东安县东南。《清一统志·永州府一》:石期江“源出零陵县(今永州市)黄华岭,东北流至石期市入湘”。
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东晋义熙十四年(417),勃勃以子璝“率骑二万南伐长安,……义真遣龙骧将军沈田子率众逆战,不利而退,屯刘回堡”。即此。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南。东晋义熙十三年(
一名玉井。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凤仪镇北十五里。《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元杨庭《记》:“世祖南征驻跸于此,军士渴甚,世祖祷祖,以剑插地,清流涌出,因建亭于其上。”
在今河北滦平县西南巴克什营花楼沟一带。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隆庆初及万历年间续有增补。西起龙峪口,东止望京楼。全长10.5公里,沿线设有大小关隘五处,敌楼六十七座及烽火台等,皆为砖石结构,形式多样。建筑用
①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34 《边防记》 盐井卫: “ 《志》 云:卫南十里柏林山,山多松柏,其绿参天,柏兴府之名取此。”②在今甘肃古浪县东南。《清一统志·凉州府一》: 柏
①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武家庄。西汉属平原郡。东汉建武十三年 (37)封朱祐为侯国,后复为县。北魏改属安德郡。北齐省。②东晋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北魏属东平原郡。北
东汉改钟武县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县 (西渡镇) 北。三国吴改为重安县。东汉时改重安县置,治今湖南省衡阳县西北。属零陵郡。三国吴时复为重安县。
①西晋置,属新昌郡。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安沛县附近。南朝梁、陈间废。②即夷道县。今湖北枝城市。《水经·江水注》:夷道县,“桓温父名彝,改曰西道”。《晋书·桓玄传》:“玄以豫章改封息升,桂阳郡公赐兄子濬
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丹江水库东。《明一统志》卷30南阳府:马尾镇“即马圈城”。在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中部、闽江下游北岸。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尾,人口 7450。地处马江如马之石尾
在今浙江仙居县西与缙云县交界处。《舆地纪胜》卷12台州:苍岭“在仙居县西北九十里。高五千丈,周回八十里,与缙云界接”。《方舆纪要》卷92仙居县:苍岭“重冈复径,随势高下,行者病其险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