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池
一名苦池滩。即今山西运城市东北二十五里苦池水库。《寰宇记》 卷46安邑县: “苦池在县东北一十八里,其水咸苦,牛羊不食,因以名之。亦名红花池。” 《方舆纪要》 卷41安邑县: 苦池 “姚暹渠自夏县合众渠之水,汇流于此,亦名苦池滩。又西入解州境”。
一名苦池滩。即今山西运城市东北二十五里苦池水库。《寰宇记》 卷46安邑县: “苦池在县东北一十八里,其水咸苦,牛羊不食,因以名之。亦名红花池。” 《方舆纪要》 卷41安邑县: 苦池 “姚暹渠自夏县合众渠之水,汇流于此,亦名苦池滩。又西入解州境”。
故址在今江苏六合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六合县:陈里港“南接瓜步,西入扬子江。元设巡司于此”。
在今广东增城市北。《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增城县: 景星岩 “在县北五十里。平野中孤石挺起,峰秀入云,连石相接,无异栋宇,中有楼阁宝盖之状”。
在今云南元阳县南二十五里攀枝花。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雍正十三年(1735) 设掌寨。
在今广东新兴县东南四十里。《方舆纪要》肇庆府新兴县: 圆岭 “高百余仞,周五十里。或讹为贤岭”。
亦名马头关。明置,属南川县。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南马嘴乡风吹岭南。扼川黔交通孔道。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普康县为镇,属安岳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
亦作搠搠兰河、黑扯连。即今阿富汗西境哈里河。《元史·太祖纪》: 十七年 (1222),皇子拖雷 “渡搠搠阑河,克也里等城”。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驻地通辽市。本辽源县地, 1914年置通辽镇。1918年升为通辽县。1951年设通辽市。“白音太来”或说为蒙古语“巴彦他拉”的转音,意为富饶的甸子。
三国吴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湖广卷上: “孙吴置监利县,正以地富鱼稻之利,令官监办之,故名监利。”后废。西晋太康四年 (283) 复置,仍属南郡。南朝宋属巴陵郡。
即亦八里城。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明史·西域传》:别失八里,“(永乐)十六年,贡使速哥言其王为从弟歪思所弑,而自立,徙其部落西去,更国号曰亦力把里”。即“亦剌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