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蜀王府

蜀王府

明洪武十一年 (1378) 建,为蜀王朱椿王府。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方舆纪要》 卷67成都府成都县 “武担山” 条下: “明蜀府建于其阳,有砖城,周五里。” 《明史· 张献忠传》: 崇祯十七年 (1644),农民领袖张献忠据成都,“以蜀王府为宫,名成都曰西京”。清初,改其南部为贡院,北部为宝川局。


猜你喜欢

  • 戎坝

    即九龙县。今四川九龙县。民国《九龙县图志》:“九龙县原名戎坝。南距康定三百六十里。向为明正土司管辖之地。旧制:以百户分治:名曰菩萨龙、三岩龙、墨池龙、麦地龙、八义龙、八阿龙、迷窝龙、洪坝龙、湾坝龙。”

  • 禹王宫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长赤镇。清嘉庆二年 (1797) 建,为四合院砖木建筑。大殿正中有禹王坐像。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过南江,在此建立长赤县苏维埃政府。前殿三道石门框上,红军刻的 “谁是世

  • 越台 (臺) 井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山之西。一名越王井、越冈,又名赵佗井。亦名鲍姑井。《舆地纪胜》卷89广州: 鲍姑井 “即万洪妻也。井在弥陀寺”。《明一统志》 卷79广州府: 越王井“在越秀山。一名赵佗井。南汉刘氏

  • 和什阿喇布

    亦作和什喇普。即今新疆莎车县西南霍什拉甫乡。《清一统志· 叶尔羌》: 和什阿喇布“在叶尔羌城西南二百里。有小城”。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1: “泽普勒善河又东北流百数十里迳和什阿喇布庄北 (回语和

  • 赤谷城

    汉西域乌孙国都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南伊什特克附近。《汉书·西域传》: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本西域乌孙国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河上源、中亚伊什提克一带。

  • 湔县

    三国蜀汉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建兴十四年 (236),“夏四月,后主至湔,登观坂,看汶江之流,旬日返还成都”。裴松之注: “湔,县名也,属蜀郡。” 后废。

  • 蓬鹊山

    又名逢山、鹊山。在今河北内丘县西。《寰宇记》 卷59内丘县: “蓬鹊山亦名龙腾山。在县西六十三里。《地理志》 云: 中丘逢山,长谷诸水所出。《水经注》 云: 中丘有蓬鹊之山。《郡县志》: 昔扁鹊将虢太

  • 显阳殿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北城内。为后赵石虎所建九华宫正殿。《邺中记》 载: “显阳殿后皇后浴池上作石室,引外沟水注之,室中临池有石床。”

  • 温汤镇

    北宋置,属万岁县。即今四川开县东北五十里温泉镇。1912年改为温泉镇。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南部。面积167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温汤,人口3970。驻地有泉,温如汤,故名。镇亦因名。1

  • 羊官水

    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与云南交界之横江河(关河)。《水经·沫水注》:泸水“自朱提至僰道有水步道,有黑水、羊官水,至险难,三津之阻,行者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