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娑山
即金岭。今新疆天山东支博格达山。《新唐书·沙陀传》: “处月居金娑山之阳,蒲类之东,有大碛,名沙陀。”
即金岭。今新疆天山东支博格达山。《新唐书·沙陀传》: “处月居金娑山之阳,蒲类之东,有大碛,名沙陀。”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地处闽江下游北岸,负山临水,为福州外港。南宋《淳熙三山志》地理6作“石马”。明王应山《闽都记》卷12:马江“在江右里,南台、西峡皆汇于此。江心有巨石如马头,潮平则没,潮退则现,故名
明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柳城县南,龙江注入柳江南岸。后设南汤堡。
南齐置,属东莞琅邪二郡。治所在今江苏东海县或连云港市境。后废。
在今浙江德清县西七十里。《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 高坞岭在 “县 (治今武康镇) 西七十里,与安吉州分界”。
①西汉置,属上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省北部。东汉废。②唐置,属羁縻归化州。治所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南融江东岸洛文村。北宋庆历四年 (1044) 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西北古州东北洛文
春秋蔡邑。当在今河南新蔡县境。《左传》:昭公十九年 (前523),“楚子之在蔡也,郹阳封人之女奔之”。古邑名。春秋蔡邑。确址不详,当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境。《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年):“楚子之在蔡也
隋大业元年(605)置,属农州。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农安附近。三年(607)属海阴郡。后废。古县名。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今越南承天—顺化省农安附近。属农州,后属海阴郡。后废。
唐永徽五年(654)析歙县北部置,属歙州。治所在今安徽歙县东北三十里竦口村。以在州城北郊为名。大历五年(770)废。古县名。唐永徽五年(654年)置,治今安徽省歙县东北。属歙州。大历五年(770年)废
北魏始光四年 (427),改统万城置,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太和十一年 (487) 改置夏州。古镇名。北魏始光四年(427年)改统万城置,治今陕西省靖边县北白城子。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置夏州。
唐置,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于寘东距且末镇千六百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文化路。镇以县名。镇区三面为农区环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