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棱 (稜) 河
即今云南昆明市东之金汁河。《方舆纪要》 卷114昆明县: 金棱河 “在府治东十里。俗名金汁。引盘龙江水,由金马山麓流经春登里,灌溉东乡之田,为利甚广。蒙段时,堤上多种黄花,名绕道金棱,元赛典赤瞻思丁复修筑为堤。今废”。
即今云南昆明市东之金汁河。《方舆纪要》 卷114昆明县: 金棱河 “在府治东十里。俗名金汁。引盘龙江水,由金马山麓流经春登里,灌溉东乡之田,为利甚广。蒙段时,堤上多种黄花,名绕道金棱,元赛典赤瞻思丁复修筑为堤。今废”。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南雄路置,属广东布政使司。治所在保昌县 (今广东南雄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南雄、始兴二县地。清嘉庆十一年 (1806)改为南雄直隶州,十六年 (1811) 复升为南雄府,十七
东汉建安中置,治所在乐陵县(今山东乐陵市东南二十五里刘武官乡西北城子后南)。西晋改乐陵国, 移治厌次县(今山东惠民县东)。北魏仍改乐陵郡,还治乐陵。辖境相当今山东滨州、乐陵、阳信、无棣、利津等市县地。
又名朝天宫。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有闽人傅姓自福建迁台,带同湄洲朝天阁的妈祖神像在北港建庙奉祀。乾隆十六年(1751)大修神殿、拜亭、畔室等,其后多次重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地震被毁,190
战国秦蜀守李冰开凿。相当今四川成都平原之柏条河。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蜀志》: “ (李)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史记·河渠书》: “穿二江成都之中。” 正义引 《括地志》: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支流库鲁河。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库鲁河“出库噜窝集,合两源受北来一水,东南流七百余里,径万达山西麓,东南入混同江”。
在今湖北随州市境。《资治通鉴》: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司州蛮引魏兵寇平昌,平昌戍主苟元宾击破之”,即此。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境。《资治通鉴》: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年),“司州蛮引魏兵寇平昌,平昌戍
①在今浙江江山市北,与常山县接界。《方舆纪要》 卷93江山县: 湖山 “在县北二十五里”。②在今浙江浦江县东。《方舆纪要》 卷93浦江县: 湖山 “在县东十里。两山峙立,浦阳江出其中,曰湖山峡”。③在
亦作胡窝棚。即今辽宁盘山县西北胡家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广宁县图: 东南有胡窝棚。《清史稿·地理志》 锦州府盘山厅: 锦营铁路有胡家窝棚站
即今江西高安县西北三十里村前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4:高安县西北有村前墟。
即今河北威县北七级镇。明嘉靖《威县志》卷2:七级集“在县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