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朔山

阳朔山

①即海阳山。亦即今广西东北部兴安、灌阳、灵川、恭城县境之海洋山。《续汉书·郡国志》零陵县:“阳朔山,湘水出。”《水经·湘水注》:阳海山“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山,盖山之殊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陵之南部也。……罗君章《湘中记》曰:湘水之出于阳朔”。

②在今广西阳朔县北。《元丰九域志》卷9:阳朔县“有阳朔山”。《清一统志·桂林府一》:阳朔山“在阳朔县北门外。隋时以此名县。俗呼羊角山”。


猜你喜欢

  • 江夏郡

    ①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置,治所在西陵县(今湖北新洲县西二里)。《汉书·地理志》 注:“应劭曰: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市、潜江市、嘉鱼县、蒲圻市以东,红

  • 徙县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徙国内属置,属沈黎郡。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东南二十五里始阳镇。后属蜀郡。东汉延光元年 (122) 属蜀郡属国都尉。三国蜀汉属汉嘉郡。西晋改为徙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

  • 阳都陂

    在今河南郸城县东。《水经·沙水注》:“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

  • 临镇县

    1948年7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由南泥湾垦区及固临、延长二县析置,治临镇 (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1949年4月撤销,并入延安、延长二县。旧县名。陕甘宁边区设。1948年由陕西省固临县改置。南泥湾垦区

  • 汾旁

    即汾隰。在今山西襄汾、曲沃二县汾水流域。《史记·晋世家》:哀侯八年(前710),陉廷与曲沃武谋,九年,“伐晋于汾旁”。

  • 郁 (鬰) 督军山

    又作於都斤山、乌德鞬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名见 《周书》、《隋书》、两 《唐书》之《突厥传》 及其他文献,为突厥、薛延陀、回纥可汗相继建牙之地。突厥文碑作Utukan(Otukan)。《新唐书·突厥传

  • 阔连海子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之呼伦湖。《元朝秘史》 卷1: “捕鱼儿海子、阔连海子两个海子中间的河名兀儿失温。” 《清一统志·黑龙江》: 库楞湖“在呼伦布雨尔西北界。古名俱轮泊,明时称阔滦海子”。即今内蒙古自

  • 阿克敦城

    又作敖东城。即今吉林敦化市。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敦化县,土名敖东城,又名阿克敦城。”

  • 岳 (嶽) 麓山

    ①又名麓山。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元和志》 卷29长沙县: “岳麓山,在县西南,隔湘江水六里,盖衡山之足也,故以 ‘麓’ 为名。” 上有岳麓寺。《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广传》: 彭师暠登城望水西军,入白

  • 聂都隘

    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南聂都山下聂都乡。明时有巡司驻此。《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崇义县:聂都隘 “在县西南聂都山下。为县境之襟要。嘉靖三十一年,岑溪贼李文彪由火径过游仙隘,掠县境之关田。隆庆四年,流贼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