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河水
在今山西阳城县东。源出晋城市西北,西南流至阳城县入沁水。《水经·沁水注》:阳阿水“北出阳阿川,南流径建兴郡西,又东南流径午壁亭东,而南入山。其水沿波漱石,漰涧八丈,环涛毂转,西南流入于沁水”。
在今山西阳城县东。源出晋城市西北,西南流至阳城县入沁水。《水经·沁水注》:阳阿水“北出阳阿川,南流径建兴郡西,又东南流径午壁亭东,而南入山。其水沿波漱石,漰涧八丈,环涛毂转,西南流入于沁水”。
亦作龙观山,又名万胜冈。在今四川雅安市南。《舆地纪胜》卷147雅州:万胜冈“在州龙观山,有龙观寺”。《方舆胜览》卷55雅州:万胜冈“在州西。有龙观寺。其趾曰百丈山, 自邛崃或起或伏,环雅州治”。清费密
在今河北赵县东。《新唐书·地理志》 平棘县:“东二里有广润陂, 引太白渠以注之,东南二十里有毕泓, 皆永徽五年令弓志元开, 以畜泄水利。”
即今吉林通化市。清光绪间置通化县于此。即“头道松花江”。
在今四川安岳县东南赤云乡南。《方舆纪要》卷71安岳县:石羊城,“《志》云:在县东百二十里。元置县,明初废为石羊镇”。在遗址内,可见厚瓦与基石。
东魏武定二年 (544) 置,为伊阳郡治。治所在伏流城 (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四里陆浑村)。西魏属河南郡。隋开皇初改为伏流县。古县名。东魏置,治今河南省嵩县东北。属伊川郡。隋开皇初改名伏流县。
即今山东临沂市东北五十二里汤头镇。民国《临沂县志》舆图:县东北有汤头(村)。
①西晋置,属安丰郡。治所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十五里。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蓼州,七年 (624) 废。②东晋侨置,属寻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宋书· 州郡志》 松滋县: “江左
隋开皇十六年 (596) 分长葛、许昌、鄢陵三县置,属洧州。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三十里。大业二年 (606) 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长葛、许昌、鄢陵三县置,治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南。属洧
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黄铎堡古城址。《宋史·范仲淹传》: 仲淹上言: “若北取细腰、胡芦众泉为堡障,以断贼路,则二族安,而环州、镇戎径道通彻,可无忧矣! 其后,遂筑细腰、胡芦诸砦。” 指此。明嘉靖 《固原
在今安徽芜湖县 (湾沚镇) 西北。清康熙《太平府志》 卷4芜湖县: “易太圩,宋崇宁间属易俗乡十八九都。”北宋崇宁中筑,在今安徽省芜湖市(湾沚镇)西北。属芜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