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五使
即“大礼五使”。
即“大礼五使”。
指枢密院。兵府是掌管天下兵政的机关。《宋史·欧阳修传》:“修在兵府,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宋朝兵政汇于枢密院,兵府指枢密院。
官名。北魏置,为后宫女职。孝文帝改定内官,视四品。
官名。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置。见《魏书·官氏志》。官名。北魏太和中仿汉代大鸿胪的治礼郎而设。北齐则于鸿胪寺置“司仪署令丞”,见该条。
官名。西周设置,见于《尚书·立政》,为掌持王用的器物或御车的仆夫。
县市令的属员。见“县市令”。
官名。明朝于河南省置。为本省布政使佐官左右参政、参议及按察使佐官副使、佥事的分道之职,以其中一人担任,专管黄河防汛、水利诸事务。专职道员名。明清时设置。明代布政使司左右参政与按察使司副使有以管理河务为
官署名。北魏置。《魏书·孙小传》: “迁给事中,绾太仆曹”。
官名。十六国南凉置。职掌不详。见《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官名。突厥阿史那氏别部大臣之一,世袭其官而无员限。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世祖至元十二年 (1275) 由西夏中兴道、巩昌两按察司合并而成,置司巩昌 (今陕西陇西) ,仍简称巩昌按察司。二十年,移司于甘州路 (今甘肃张掖),改为河西陇北道提刑按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