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县门下议生

县门下议生

县门下吏名。晋代于郡府置门下议生,县亦置门下议生,见《晋书·职官志》。《隋书·百官志中》记北齐京县属吏,在主记之下有“议及功曹”,按同书记北齐清都郡设有议生,以晋代之例推之,“议”下当有“”字。是北齐京县亦设有议生。参见“郡门下议生”。

猜你喜欢

  • 双转

    官制用语。即转两官。宋朝有军功人自武翼郎以上每转官即双转两官; 文臣进士及第、进士出身者,至朝请大夫不转奉直大夫而转朝议大夫,至朝议大夫不转中散大夫而转中奉大夫,亦属双转。宋代官员升转的一项规定。凡有

  • 押运通判

    官名。参见“押运同知”。

  • 北平道

    官署名。明初都察院十二道之一。洪武十五年 (1382) 始置,置监察御史掌其事。建文 (1399—1402) 中罢。成祖即位,复置。永乐元年 (1403) 改北京道。

  • 县狱(监)

    监狱名。自秦代开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县设有狱,县狱为拘系县辖境内一切诉讼案件的人犯。汉代有狱司空主管狱务,唐代以县典狱管理狱囚。明改狱为监,县狱改为县监,清制同。明清之制,县监由知县兼管,通常由典史

  • 勋卫中郎

    官名 。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勋卫府置,员十人,秩比宣德郎。选勋臣贤德之后及太中大夫、正任团练使、遥郡观察使以上官之弟亲属充任。五年罢。参见“勋卫府”。武职侍从官名。宋置,见“三卫官”。

  • 卜人

    官名。又称“卜”、“卜者”。商周皆置。掌卜龟筮卦,预言吉凶。《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 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官名。周朝掌管占卜的

  • 道令

    官名,汉置,职如县令。凡县主蛮夷曰道,大者置令一人,俸千石;其次置长、俸四百石;小者也置长,俸三百石。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见《后汉书·百官志五》

  • 玉门大护军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主管玉门关的军务,领营兵。张骏时隶沙州刺史。

  • 盛京兵部侍郎

    官名。清朝盛京兵部长官。额设一人,满缺,秩正二品。总掌部务。

  • 司驭寺正卿

    官名。见“司驭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