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外司

外司

①泛指京都官以外的官员。《后汉书·郎��传》: “方今中官外司,各各考事。”② 司隶校尉别称。《三国志·崔林传》: “及为外司,万里肃齐。”崔林时为司隶校尉。③ 州属吏。《梁书·安成康王秀传》: “外司请依旧僦度,收其价直。”


泛指地方官员、官府,与朝官、京官相对而言。《后汉书·郎顗传》:“方今中官外司,各各考事,其所考(劾)者,或非急务。”《三国志·魏书·崔林传》:“及为外司,万里肃齐,诚台辅之妙器。”《梁书·卷二十二·安成王秀》:“津梁断绝,外司请依旧僦度,收其价直。”

猜你喜欢

  • 红十字会

    国际慈善组织。起源于公元1792年法国兵士创设的战地医院,以救护战地伤兵、掩埋尸体为主要任务,其后逐渐发展进而进行各种救济事业,如自然灾害救济、社会救济等,其经费全由募捐而得,公元1864年8月,由瑞

  • 掖庭暴室丞

    官名。东汉掖庭令的属官有暴室丞。以宦者担任,为暴室官员。暴室是宫中的织染厂,也设有医生,宫中妇女有病到此医治;皇后贵人有罪也到此,所以有“宫中监狱”之称。《后汉书·百官三·掖庭令》:“暴室丞主中妇人疾

  • 大国舅司敞史

    辽官名。太宗会同元年 (938) 由郎君改立。

  • 路杂造局

    官署名。元置,属路总管府,掌杂造器物。设官有大使、副使各一人。

  • 都尉局

    官署名。北齐置,隶都水台。管理诸津桥尉。

  • 京畿都督

    官名。北魏末置,统领京畿军兵。《魏书·出帝平阳王纪》: “帝幸华林都亭,集京畿都督及军士三千余人,慰勉之。”

  • 乐器局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府寺左尚方署,设丞。掌宫廷乐器制作。

  • 建筑师

    海关工务部营造科洋员。见“工务部”。

  • 监使

    官名。宋朝地方行政区划监的长官。职掌与知州、府事略同,选京朝官及閤门祗候以上武臣充任。或称知监事,简称知监。官名。宋代地方政区监的行政长官,见“知监”。

  • 防御史

    武官名。唐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以夏州都督领盐州防御使,安史之乱起,诸州当军事要冲者,至德以后均置防御守捉使,专治军事,以刺史兼任,不赐旌节; 其下有副使、判官、推官、巡官各一人。上元末改防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