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天源延圣寺总管府

大天源延圣寺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又称天源延圣营缮总管府。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降为提点所,隶万安规运寿福总管府,又称天源营缮提点所。掌累朝神御殿祭祀及钱谷事。致和元年(1328)三月,在延圣寺内建显宗甘麻刺神御殿,置总管府以总其财赋。九月,文宗即位,毁显宗庙室,罢总管府。天历三年(1330),改天源营缮提点所为延圣营缮司,秩正五品,仍隶寿福总管府下。置达鲁花赤、司令、大使、副使、都目各一员。

猜你喜欢

  • 掌客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掌客上士二人,下士四人,掌四方宾客。北周依《周礼》之制置东南西北掌客上士各一人,正三命,东南西北掌客中士各一人,正二命,分掌四方宾客接待之事,属秋官府宾部中大夫。

  • 陵尹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左传·昭公十二年》:“陵尹帅师围徐以惧吴。”

  • 爽酋

    官名。南诏官,与弥勤、勤齐掌赋税。

  • 膳徒

    吏员名。宋置,属殿中省尚食局,员额三十人,掌供膳之事。

  • 官谤

    官吏失职而受责难。《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敢辱高位,以速官谤。”

  • 牸羊局都尉

    官名。北齐置,见“司羊署令丞”。

  • 度支部左丞

    官名。清末度支部职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左、右各一人,正三品,简任。掌佐理财政上一切重要事宜,经理本部各员进退升转及出入经费,兼管收发稽查处、译电所各事。

  • 御药房

    官署名。明朝内府所属机构。掌皇帝用药。置提督太监正、副二人;近侍、医官无定员。与太医院相辅。凡皇帝有疾,御医诊毕将药方送入,御药房用金罐煎成进上。罐口以“御药谨封”缄记。宫廷祗应机构。明置,掌皇帝所用

  • 平县

    汉朝根据县府政务繁简,分为剧县、平县,两者官员的侍遇有所不同。东汉安帝时规定,长吏如非父母丧无故去职者,剧县十岁,平县五岁以上,乃得重新叙用。

  • 辽东盐使司

    官署名。辽朝七盐使司之一。掌辽东等路诸盐场产销。设在辽东。行盐地面为辽东各地。设使、副使领司事,秩正五品、正六品。下设判官、管勾、同管勾、都监、同监、知法等官。辽东盐旧课收入十三万一千五百七十二贯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