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封爵之誓

封爵之誓

汉高祖刘邦封赏功臣时所立的誓约,以保证功臣享有特权。其词曰:“使黄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猜你喜欢

  • 鸿胪卿

    官名。晋、南朝宋时为大鸿胪的别称。梁、陈由大鸿胪改名,有丞,掌朝会时赞导礼仪。梁九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齐置为鸿胪寺长官,三品。历朝沿置,亦称“鸿胪寺卿”。隋初正三品,炀帝改从三品,唐因之。唐高宗、

  • 平准署令丞

    官名。汉有平准令及丞,属大司农。北齐及隋初司农寺置平准署令丞,炀帝时改隶太府寺。唐沿置,平准署令二人,从七品下,掌供应官府市易之事;凡百官衙门不用之物则随时出售,没收入官之物亦如此。丞四人,从八品下。

  • 粘竿处

    清朝尚虞备用处别称。

  • 天下兵马大元帅府

    官署名。辽朝置。以太子、亲王主持,总领军政。设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元帅等官。大元帅往往由皇储充任。官署名,辽朝置,掌全国兵马,太子亲王总其政。其官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元帅。其所属机构有大元帅府、都元帅府

  • 王府骑兵参军事

    官名。隋置,见“王府骑曹参军事”。

  • 乡有秩

    官名,汉置,掌一乡人,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及赋税多少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后汉书·百官五》:“乡置有秩、三老、

  • 九关通事副使

    官名。明初殿庭仪礼司官,位在九关通事使之下。六人,从八品,协掌赞导礼仪之事。参见“九关通事使”。

  • 宣奉郎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改宣议郎置,为从七品下文散官。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官名。宋代文散官从七品授宣奉郎。见《宋史·职官九·文散官》。

  • 实录院检讨

    官名。南宋实录院置,以秘书省官或他官兼任,掌修实录。参见“实录院”。

  • 私府令

    官名,秦汉皆置,为皇后属官,掌中宫币帛钱财等,与东汉中宫私府令所掌同。有丞,皆宦者任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