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小冢宰上大夫

小冢宰上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多省称为小冢宰。天官府次官,员二人,佐大冢宰卿掌宫廷供奉、侍卫以及全国财政收支,百官俸给等事务,正六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官名。北周依《周礼》小宰之职设置,为大冢宰卿的副职。《周礼》小宰之职,掌辅佐太宰用六典、八法、八则,以考核王邦、各国以及都鄙官府的政务;辅佐太宰用九贡、九赋、九式,以均节王邦的财用;以官府的六种序次,来规正所有的官吏,以官府的六属制度来推行王邦的政治。以官府的六项职务,来划分王邦的治务,以官府的六种联事来会办王邦的政务,以官府的八项成事品式治理王邦的政务,以平治官府的六种考计方法,来考核官吏们的政绩。每月终了,以各官府的高下为次序,考核他们呈报的政绩。辅佐冢宰办理年终的考核,每年终了,命令所有的官吏呈报一年的政绩。北周小冢宰卿员额二人,正六命。任此职者见《周书·于冀传·李穆附传》:“后转雍州刺史,入为小冢宰。”参见“大冢宰卿”。

猜你喜欢

  • 农工商部右侍郎

    见“农工商部左侍郎”。

  • 琮爽

    官名。南诏官,主户籍,由清平官、酋望、大军将兼充。

  • 三司都盐案

    宋代三司内部机构,为盐铁七案之一。掌盐的专卖事务。

  • 军正将军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主管军中法律事务。《晋书·张轨传》:“於是(张重华)以(谢)艾为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行卫将军,(索)遐为军正将军,率步骑二万距之。”

  • 庶长

    ① 官名。春秋时秦国置,掌握军政。大权,相当其他各国的卿。《左传》襄公十一年:“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② 爵名。战国秦置。意即众列之长。有左庶长、右庶长、驷车庶长、大庶长等名,分别为二十等

  • 中舍人

    官名。东宫属官,即“太子中舍人”。西晋武帝咸宁四年 (278) 置,以舍人中才学美者为之,与中庶子共掌东宫文翰,位在中庶子下、洗马上。《晋书·荀邃传》: “成都王为皇太弟,精选僚属,以邃为中舍人。”南

  • 武英殿修书处

    清朝宫内刊刻书籍之所。隶内务府。康熙十九年(1680)设武英殿造办处,雍正七年(1729)改称修书处。设管理王大臣,无定员,下设内务府兼管司员二人及正监造员外郎、副监造副内管领、委署主事、库掌、委署库

  • 少中大夫

    文散官名。金置,秩从四品下。

  • 奔不田地里招讨使司

    元朝官署名。秩正三品,隶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掌奔不(又译倴不思,今四川理塘西)地区军民政务。置招讨使、经历、镇抚各一员。

  • 充衣

    内官名。南朝宋孝武帝置,为散位之一,明帝泰始元年 (465)废。女官名。汉武帝、元帝之后,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充衣为十四级中的第四级。其十四级为:1婕妤,2娙娥,3容华,4充衣,5昭仪,6美人,7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