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戎右

戎右

①官名。春秋时晋、随等国设。又称“车右”或“”。车战时与主将同车立于车右,执戈盾护卫主将。兼管车中使役之事。大夫爵。《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 (晋文公)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桓公八年》: “随侯逸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②《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天子所乘兵车之兵革,佐助击鼓传达军令。《周礼·夏官》:“戎右,中大夫二人,上士二人”,“掌戎车之兵革,使诏赞王鼓,传王命于陈中。会同,充革军。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


官名。周设此官,战阵与君同车,执戈盾保卫,并担任兵中使役;会同,则乘革车在王金车之后从行等。《周礼·夏官·戎右》:“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诏赞王鼓,传王命于陈(阵)中,会同充革车,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茢。”疏:“戎右者,与君同车,在车之右,执戈盾,备制非常,并充兵中使役。” 《左传·桓公八年》:“随师败绩,随侯逸。(楚)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

戎右,也泛指军中职务。唐代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欲绍家声,遂参戎右。”

猜你喜欢

  • 行征西将军

    行征西将军和行征西将军事,都是代行征西将军之职事,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孝和帝纪》:“烧当羌寇陇西,杀长吏,遣行征西将军刘尚……讨破之。“《后汉书·窦融列传》:“宪独不受封,遂将兵出镇凉州,以侍中

  • 小县伯上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职掌参见“县伯中大夫”。

  • 缮本笔帖式

    官名。清朝笔帖式之一种。以负责缮写本章,故名。如吏部、刑部、工部所属司务厅设有,十余人至数十人不等。详见“笔帖式”。官名。清代六部于笔帖式之外,另有缮本笔帖式若干人,专司章奏的缮写。参见“笔帖式”。

  • ①地方要塞。唐朝于京城四面有驿道关为上关,无驿道者为中关,余为下关,凡二十六关。置令一人,为长官,掌禁末游,察奸慝。上关、中关又置丞一人,为副贰,通判关事。宋朝为军事要塞诸关的简称,参见“关使”。②

  • 典服副

    官名。明初于各王府典服所置,一人,正六品,佐典服正掌王府冠服之事。后罢。

  • 典护录事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四方使者署皆置,隶鸿胪寺,各一员,主纲纪。

  • 小驾部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属官,员一人,佐驾部中大夫、小驾部下大夫掌本司事务。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以下大夫为长官,遂成为驾部次官。宣帝即位

  • 左中侍上士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中侍上士”。

  • 尚辇局使、副使

    官名。为金代尚辇局的正副主官。见“尚辇局”。

  • 联合勤务总司令部

    联合勤务指挥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为国防部所属四大军种司令部之一。取代了原军政部的大部分业务,兵站总监(后方勤务部)的所有任务。惟宪兵司令部名义上归其统属,实际上由参谋总长直接统属。设总司令一人,为上